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 衣芙蓉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衣芙蓉 李旭明
[导读] 摘要: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随着进程的加快而在不断地扩大。
        青岛青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00061
        摘要: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随着进程的加快而在不断地扩大。任何建筑工程的实施都是为了给企业创造一定的利润。因此,建筑工程的编制概预算能力和水平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才能积极有效地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利润,促进企业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影响;对策
        1概预算给造价带来的影响分析
        1.1材料预算给造价带来的影响
        工程公司在编制概预算方案当中,需要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科学的计算,并且造价人员和预算人员根据整个建筑工程中复杂的一些工程量的特点,合理地计算项目所需要的各类建设材料数量,如钢铁材料、混凝土材料、砂石材料等,以及将人员材料、人力资源等都纳入工程预算方案当中。目前,在建设高层建筑时,需要的材料比较多,也会使用一些钢结构的材料。因而,给概预算的编制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预算编制人员要将自己的工作中心转移到那些材料使用量大,以及价格昂贵的材料,将这些作为整个方案编制的重点对象。例如,在工程建设中,对使用的装饰材料进行复查,这些材料都必须在采购前,得到预算人员的精确计算,来得到项目的采购资金。并且,工程人员在采购建设材料时,要将这些材料的运输信息和存储信息都汇集到预算编制人员,来让预算人员对整个材料的采购、运输、仓储等各类费用进行科学的计算,来形成一个总的材料管理成本。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内,由于外部的建材价格变动较大,导致预算方案与实际的项目建设现场出现一定的偏差。在外部建材价格变动较大的背景下,制定的预算方案容易与实际的工程造价方案产生一定的冲突。伴随着项目建设进度的不断推进,就会容易造成项目建设前期制定的预算结果,在项目执行后期而丧失了原本的参考价值,就产生了预算方案滞后的特征。这种滞后的特点大多数是由于项目现场使用的建设材料与实际的材料预算价格相背离,而大幅度地提升了工程造价方案。在开展建筑工程时,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以及预算方案的制度不完善,就项目建设带来一定困扰,造成项目的施工费用出现巨大的波动,导致后期工程造价也难以实现控制。
        1.2工程量计算给造价带来的影响
        在项目的建设期间,工程的造价人员通过计算整个项目的工程量,来编制造价方案和预算方案。其中项目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预算方案的编制质量。在项目建设期间,预算人员要把握整个项目的工程量,并对整个工程的建设环节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结合工程预算的规则,以及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来开展工程量的计算,保证所计算的实际工程量与设计图纸的相匹配。避免因为计算不准确,而造成后期项目工程量的增加,提高了项目建设费用。给建筑公司产生了额外的建设成本,以及造成工程的造价费用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很多施工人员都会将混凝土的使用量单位混淆,以及对混凝土材料的用量使用的计算单位不统一,而引发了公司内部的项目财务风险,给预算结果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造成工程的造价金额远远超出了工程项目的预算范围。
        2概预算编制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2.1遵从询价制度
        工程建设中的资金与项目的建设材料、人工工资、设备运营等重点挂钩,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对每一项资金的投入应该做到了如指掌。资金运用到了哪里?使用如何?对整体发展有着什么收益或者说带来了什么利益?这些情况管理者都应该明白。同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在各方面投入(特别是材料设备上的投入)是否与市场持平。工程建设的资金量投入大,如果某一项的投入高于市场价格,带来的亏损可能无法承受。

市场研究发现,建筑设备置购方面的开销,占据了整个工程建设资金的半壁江山左右;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革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在设备方面的投入比重还会更高,我们不可能不采购设备,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对每一个设备物尽其用。其实,很多建筑商在工程开始时,置办了很多设备,可是使用的时候却没有用到设备。可见,对设备的了解和进行有效的建设工程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负责价格了解的相关人员一般是以出厂价格作为购置设备的依据,但是,只以一个标准为依据显得缺乏科学性,在笔者看来,应该两头抓,不仅要关注出厂价格,更要关注市场情况,以便了解设备的购买是否合理。
        2.2借助信息化方式的资料采集
        概预算编制工作较为突出的两个特征是“时间紧、任务重”,针对该特征来说,资料的收集者应该注重效率,但也不能忘记质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贯穿于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是网络的突出特征,通过浩瀚如烟的信息网络世界,收集资料的效率提升,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加工,质量也逐步上升。简而言之,借助网络信息化的资料收集渠道,不仅获得信息的范围广了,而且还节约了时间和物力的成本,效率更加高。
        2.3把风险发生时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一个项目的施工中,存在着许多的变量,风险的发生是时刻存在的,如地质不稳定、图纸规范错误、施工中物价上涨、方案的缺失等,都会造成资金的亏损。作为资金管理有关人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风险发生时的损失降到最低,因为资金的不合理分配,会影响其他环节的有效进行,造成更多的费用增加。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到了解风险,建立风险监控和预警系统,然后针对不同的风险有紧急预案,否则,当风险来临时,造成资金的铺张浪费以及不必要的投入,都将是大量损失。
        2.4提高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概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当前,我国还在不断的改善和改进对建筑企业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再教育体制,因此,要想概预算编制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概预算编制质量水平,就需要持续不断对预算编制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由于涉及建筑工程的相关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的建筑理念不断发展,很多计算机信息化工具包也不断升级换代,信息化工具使得工程量计算更加精确,计算速率也越来越高,极大的提升了概预算编制工作效率;为此,在实施概预算编制体系中,要对预算人员掌握和了解各项技术提供必要的、适宜的培训计划,以确保其全面掌握工程项目涉及到的知识体系,要引导和促使建筑企业概预算编制人员形成“终生学习”的思想,进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总之在当前的建筑项目施工中,能够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因素非常多,其中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最直接因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够明确指引建筑工程造价的发展方向,同时参与概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要切实掌握动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量的计算,有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最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徐雅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67-168.
        [2]于娜.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8(50):189+191.
        [3]崔洪萍.浅析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居舍,2019(17):1.
        [4]付燕.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探析[J].安徽建筑,2020,27(03):200-201.
        [5]孟凌文.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9):226-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