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乐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使得建筑工程的数量呈几何状增长。建筑施工不仅需要关心施工质量,还要确保施工零事故。然而受诸多因素限制,我国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降低了企业效益,还危害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本文分析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形成原因,提出几点预防措施,旨在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在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而事故的出现会延缓施工进度,让企业效益蒙受损失。同时会让施工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给企业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开展安全预防,以此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从而助推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筑施工安全预防的必要性
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使得各地区的建筑工程不断涌现。人们在关注建筑质量的过程中也会重视施工安全。然而当前建筑企业并未重视安全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以至于安全事故频发。小事故会增加建设成本,拖延建设工期,而大事故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预防是建筑施工的核心内容,需要建筑企业认真排查施工过程,发现事故苗头应及时予以消灭,从而将安全事故恶少在摇篮中。只有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才能保证建筑施工有序开展。可以看出,安全施工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立身之本,这就需要企业紧抓安全管理,以达到施工零事故,在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同时树立良好形象,以此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
(一)安全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动力源泉,往往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疏忽所致。安全意识薄如的表现有:施工人员未对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在没有掌握施工设计的情况下贸然采取施工活动,以至于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缺陷并未重视,殊不知这些错误会埋下安全隐患。建筑企业缺少安全培训,不仅让领导指挥出现错误,施工人员也缺乏对错误指令的辨别,执行之后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二)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主要表现有: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并未有效落实,以至于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施工人员岗位培训缺失,施工人员不清楚安全施工的内容,以至于管理人员对其说教时,施工人员会表示不服。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处罚过轻,即便加重处罚,也会由于缺失后续跟进,让处罚措施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三)施工流程
施工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施工流程,以此规范施工活动。然而现阶段很多施工人员并未准确掌握施工流程,以至于施工过程错误频发。在管理人员纠正施工错误时,施工人员也没有采取适宜的办法将问题解决,这就为安全事故埋下了伏笔。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总会有违反施工流程的情况出现,以至于施工问题不断涌出,再加上建筑企业并未开展技能培训,以至于施工人员不知如何将问题解决,这就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四)施工条件
建筑企业在施工现场要想采取一些安全防护措施,需要借助一些设施,比如防坠网、防护用具等。然而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不会在这些方面投入过多资金,以至于设施不足。设施的缺少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安全等级。一般来说,施工人员都是在露天施工,有时会遇到强风、雨雪天气,给施工带去了不便,同时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如若施工人员不注意,很容易就会产生安全事故。
(五)施工行为
施工人员自身行为也是滋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比如施工人员随意拉线、接线,使用高功率的电器,从而引起漏电、火灾等状况出现。电工在作业过程中违规操作,以至于触电事故发生。
施工人员在疲劳状态下作业,也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可以看出,施工人员违规行为都会助长安全事故现象,需要引起建筑企业的重视。
三、建筑施工安全预防的措施
(一)建立安全管理小组
安全管理小组是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础,由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构成。建设方为主导,监理方为督导、施工方来实施。要想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需要三方共同构建安全管理制度,共同遵守制度条款。安全管理制度是监理方开展监管工作的依据,在日常管理中需要监理方履行自身职责,切实管理施工人员。建设方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工作对接,同时给与监理方撑腰,确保监理工作可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方安全生产意识,需要施工方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在责任书中应将各类安全事故罗列清楚,以此提高施工方的重视。
(二)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方要认真研究施工过程,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阶段找出,针对该阶段制定安全管理计划,以此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与此同时,施工方还需要针对深坑作业、地面作业等方面制定安全生产规范,并确保生产规范可以落地有声。此外,施工方要极大安全生产规范的宣传工作,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清楚规范内容,以此防止安全隐患的产生。
(三)实行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图中会标明施工技术,需要施工方掌握。为了让施工方掌握的更为全面、具体,需要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方与设计方要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与设计方开展有效沟通,将施工技术要求了解清楚,并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将不能满足的要求告知设计方,由设计方进行修改。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图中由施工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需要施工方认真研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来完成。建筑企业应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查看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施工活动的安全性、准确性,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
(四)加强施工器械管理
建筑工程需要众多器械,而器械的使用需要遵照一定流程,如若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极易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为了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需要施工方强化器械管理。在器械使用前培训施工人员,让其准确掌握器械作业步骤,清楚器械使用的注意事项。另外,施工方要时常检查器械的状况,确保器械处于正常状态,不仅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还能保障人们的安全。此外,施工方要建立器械事故处理办法,在遇到器械事故时第一时间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五)培养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队伍素质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需完成的工作。施工方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以多样的培训方法、丰富的培训内容来影响施工人员的思想,帮助他们安全意识的形成。同时以培训活动提升人员的施工水平,从而让施工质量有所保证。要想培训有效果,需要制定考核制度。依托考评来检验培训效果,从而推动人员素养的提升。对于考核未通过人员,施工方要针对个人开展专项培训,如若该人员考核一直不通过,施工方可考虑调岗或辞退。此外,施工方要加大力度引入高素质人才,以此提升施工队伍水平。同时利用引入人才推动现有施工人员的成长,在企业内部形成安全施工的氛围。
四、总结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必然要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以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要严格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的苗头,要立刻将其灭杀,为施工零事故而努力。久而久之,企业安全施工的风气就会养成,从而有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钢.试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南方农机,2019,50(15):261.
[2]武汉锋.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J].智能城市,2019,5(19):153-154.
[3]刘红.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居舍,2019(3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