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72519910902XXXX
摘要:在房屋地基的建设中要充分的做好提前勘察工作,选取最为适合的房屋建造地点,要充分的考虑土壤结构,针对不同的土壤性质选取不同的地基建筑方法,因地制宜的开展房屋建筑工作,严把质量关,建造更多的优质房屋以满足人民的需要。本文就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常见问题;解决策略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民生且与地基、基础工程建设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是重视地基与基础工程建设,因此需要在重视建筑工程工作的重视管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作。由此本文就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地基与基础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够为企业工程质量提供保证,而且能够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保证。
1.1勘察不深或错误勘察
建筑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勘察,勘察地基工作主要包括地基土质异常、突出分布异常、水位趋势异常以及个别位置异常等情况。受施工单位工作情况的影响,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勘察测量工作,随意地设计地基无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安全隐患问题。
1.2未开展调查和计算工作
工程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调查和计算工作,尤其需要重视计算地基的承受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设计建筑基础底面大小的依据是地基土质、负荷能力、材料等,严格了解上述情况可为构造安全且稳定的建筑物地基上层提供保障。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在设计建筑物基础前存在未开展严谨测算工作和未对细节工作进行处理等问题,直至施工隐患出现的时候才意识到施工会影响工程稳定性能和受力能力。
1.3缺少防护、防水和排水措施
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多不选择在雨季开展工作,以工程需要为依据需要做好防护、防水以及排水等方面的措施。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方并未意识到上述措施的重要性,未在施工的过程中开展上述工作便继续施工,或者上述工作并未做好的情况下继续施工,导致水渗透到地基,进而对地基的强度造成影响。长时间渗水后,可能出现多种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坍塌事故的产生,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防护、防水以及排水措施。
1.4未按照图纸开展施工工作
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有效地监督和监理工作,针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予以提高,以便在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由于施工时存在转包的情况,转包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这是因为承担单位的资质不够,施工人员未按照设计图纸展开施工导致施工工作不规范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
2 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 地基处理的排水固结法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我国在地基处理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房屋建设责任重大,加之我国的房屋建筑地质环境尤为特殊和复杂,这本身也加大了地基处理的技术难度,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面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软土地基问题,通常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所采用的方法是排水固结法,这是改善重力荷载情况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排水固结法需要将竖向排水孔设置在地基当中,排出软土地基当中的水分,尽可能控制空隙当中水的比例,这能够有效减少地基可能出现的固结变形问题,提高地基本身的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同时对于房屋建筑稳定性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1)砂井法。将一些砂井设置在建筑施工软土地基当中,将砂沟或砂垫层铺设在砂井上,通过地基固结的增加促进地基强度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对地基排水距离进行缩短。
(2)电渗排水法。将金属电极插入房屋建筑软土地当中,再和直流电相通,这就是地基处理中的电渗排水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促进软土地及中的水分由阴极向阳极过渡,并且在达到阳极后排出水分,通过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的降低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及边坡的稳定性。
(3)堆载预压法。倘若是软土地基进行施工的情况,在地基处理方面可以先将一些土石堆填在施工现场,这对于软土地基而言是一种事先的预压加载过程,有利于地基的整个沉降过程。地基处理采用堆载预压的方法能够很大程度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地基稳定性,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2.2 换填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所谓的换填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是指换填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强度相对低的土质,通过换入高强度土质的方式满足实际的施工强度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换填土地基处理在材料选择时应当倾向于稳定性高和抗腐蚀能力强的砂石或碎石,而实际处理过程中人员需要先挖出强度相对低的地基土,而后填筑将要换填的土,通过必要的夯实手段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地基强度。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地基层固结速度加快,减少施工过程中塑性变形问题的出现,这对于地基基础强度的提升有重要影响。
2.3 DDC灰土挤密法
DDC灰土挤密处理是建筑地基 施工新技术之一。主要设备是螺旋钻机,利用该设备将灰土逐层注入,从而确保桩体的夯实度,配合反复锤击方法扩大桩体直径,形成复合地基。DDC灰土挤密处理技术降低了土体本身的湿陷性,对于减少黄土变形具有更加明显的作用。数据显示,DDC灰土挤密技术的应用使土体的承载能力提高了1~7倍,可处理深度范围在5~40m的地基。
2.4 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
(1)强夯和碎石桩相结合。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可以运用强夯法、碎石桩法形结合的形式合理处理地基。其工作原理:在施工过程中,先要处理好填土层中的碎石桩体,挤密地基土体,固结排水,沿着桩径把碎石挤入到地基周围的护土层中,形成碎石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强度。在运用强夯法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夯击的次数、深度等。通常情况下,需要先夯击两到三遍,还要低能量夯击一次,在连续夯击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土层的超静空隙水压力紧密相连。如果土层不具备较好的渗水性,需要连续进行夯击。
(2)碎石桩和粉煤灰水泥碎石桩相结合。桩地基技术可以将荷载力传递到地基深处,通过一定程度的缓冲使其冲击力得以消减,采用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联合处理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承载力,而且可以防止地层的液化,因此可以结合二者优点使地基的沉降速度减缓。
3 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中,房屋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应用,若想要有效提高房屋工程质量,在复杂施工环境下进行有效施工,就需要选用合理、实用的地基处理技术,提高房屋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峰光.浅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卿地康.谈深厚软土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新发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3]王丽艺,杨晶.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常见问题及策略[J].四川水泥,2015,6(0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