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闫勇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闫勇
[导读] 摘要:工程管理过程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身份证:34122619820830XXXX
        摘要:工程管理过程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别从技术应用要素、信息化建设、建筑材料管理、整合技术流程等方面阐述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工程技术;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环节,工程管理质量和建设进度、施工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息息相关。在此技术的应用下,可整合各项资源,高效分配,促使资源在工程建设过程发挥效用,提高管理质量。对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其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 项目概况
        马鞍山长江大桥工程的线路全长为36.14km,其跨江的主体长度为11.21km,其桥面属于双向的六车道快速路,其设计时速为100m/h,总计投资额为70.78亿元人民币。
        2 建筑工程的管理中现代工程技术应用
        在建筑管理过程,应用现代工程技术可保证工程建设工期。管理者、施工人员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施工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保证管理质量。管理过程应用的先进技术,可保证材料安全、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降低施工环节出现问题的概率。高效完成建设任务,促使工程顺利竣工。使用现代技术可促使项目管理效益更高。在管理过程使用信息技术,通过BIM软件进行建模,可优化项目设计以及施工流程,减少后期出现变更的概率,控制建材、设备等成本,监督项目质量,控制造价,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此外,工程管理包含不同的管理时期,在不同时期需要使用对应的管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等优势,将其融入到工程管理当中,可提升管理成效,提高工程管理过程的安全性[1]。
        2.1明确技术应用要素
        在建筑管理过程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要点主要分为以下3方面:(1)强化对工程的了解。使用现代技术加强施工过程分解,并且科学整合施工流程,保证施工环节各个工序流程清晰。同时重点明确施工要点,落实各个施工部门的工作职责,促使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展现出技术应用在配置资源以及信息反馈等方面的优势。在马鞍山长江大桥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施工企业便总结出需要明确和解决的主要施工关键节点问题以及施工要点,其中包含了全桥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问题、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问题、结构耐久性提升的问题以及项目独特的关键技术等。(2)通过此技术规划项目的各项业务流程,体现出工程管理的良好效果。例如:在投标管理过程中,可使用反向推导法,完成工量计算。将此技术应用下,按照项目图纸展开工量计算,选取计算工量软件,将各项工量输入其中,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导出,即可完成。同样通过此技术还可对项目造价进行计算,对技术标以及商务标等工量展开计算,保障工程管理环境信息的顺畅流程,并高效保存和工程相关的工量信息,以便后续对信息的快速处理。(3)增加人力和物力等的投入,工程管理为长期系统性工程,在管理环节涉及到多项业务,因此只有管理者不断加强对工作的关注力度,强化工程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才能逐渐完善各项管理工作的协调。本文涉及项目在建设阶段存在许多地方问题,如项目所处区域属于血吸虫重灾区,这使得区域当中的标段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区域内交通只能通过船运摆渡的方式方能进入,增加了施工困难。施工企业通过与相关部门展开有效沟通,最终加大投入力度,自行修筑实验室、临时码头以及公共搅拌站,确保找到合适的方法克服困难,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2.2强化信息化建设
        当前,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向各个方面融入。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施工项目具有复杂化特征,只有通过现代管理技术,才能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加大力度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对施工项目各项管理数据的使用和存储。使用信息化管理不但可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提高对施工数据的管理效率,最终使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更加明显。
        工程管理涉及到对数据的处理,信息技术的引入可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实时追踪项目施工情况,实现集管理文件、管理目标以及管理职能三者一体化的目标,展现出工程技术在建筑管理过程的综合应用,促使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强化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的投入,重点引进BIM建模软件,以便管理者更好地对施工不同阶段展开管理。

例如:建筑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使用BIM提前建立模型,将建筑应用技术、土建施工情况以及设备信息等输入其中,通过建模,检验设计是否存在弊端,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优化和调整,提高施工设施质量以及效率;在施工组织的管理过程,管理者也可使用BIM技术完成可视化的建模,模拟出施工现场情况以及施工方案的应用情况,促使实际管理环节各项管理措施的应用针对性更强,高效利用各项资源的同时,优化管理组织。除此之外,在工程管理环节,借助BIM还可实现工程成本、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等多方面的管理。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实际管理过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使用BIM技术可提高工程管理质量[2]。
        2.3重视建筑材料管理
        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材料管理为重点内容,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并落实使用过程的管理可提高建筑质量。此技术在材料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墙体材料选择方面,由于各种新型建筑的出现,促使建筑的墙体材料种类逐渐多样化,常见的墙体材料有板材、空心砖、预制块等,施工环节通常使用混凝土复合板材料。所以在选材过程,管理者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明确各种材料价格,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使用工程技术完成材料信息的统计和整合,综合对比,选择合理的材料。选择之后及时和供货商之间保持联系。确保供货速度,防止施工环节由于缺少材料影响建设进度。在材料进场过程,应结合不同材料的特点展开抽样试验和检测,防止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入场材料应选择在适宜的位置进行保存,防止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材料质量,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此外,管理者还应结合工程实际,选择环保、节能型材料类型,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筑的屋顶和防水结构中间常常设置保温材料,以往建筑使用的保温材料在隔热性能方面常常有所欠缺,难以满足当前建筑性能的要求。在保温材料的选择方面应用工程技术,使用节能型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同时环保性能更强。在建筑墙体保温施工过程,应用工程技术可结合环境数据展开分析,按照不同环境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屋面的保温结构的同时,控制工程成本。建筑工程门窗结构具有内部热传导以及外部热交换等功能,同时门窗结构为高耗能结构。为保障建筑在使用过程高效利用能源,可借助工程技术选择节能型门窗。这种材质的结构可保证门窗隔热性能良好。防止能量通过门窗消耗传导,使建筑室内的保温隔热效果更佳。此外,为保证门窗结构的密封性,还可在缝隙处使用发泡材料,降低内部产生的热损失。只有在工程管理过程强化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才能保证建筑质量。
        2.4整合技术应用流程
        工程管理过程技术整合与应用是保证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使用有效的管理技术,可完善施工过程,科学配置项目资源,完成管理任务,保障建筑质量。在技术整合过程,可有效排除施工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保证建筑项目安全。使用工程技术管理者可掌握工程整体建设情况,对施工流程有明确了解,防止发生安全问题。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优化管理系统和管理措施,重点从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角度强化分析,展现出工程技术应用过程对业务整合的功能。
        同时还可重点使用成组技术,通过工程技术分析出不同管理项目之间的联系,找出其特征和规律进行科学分类和重组,综合管理同类别的项目,提高管理效率。成组技术可提高施工效率,工程建设过程可使用不同种类的零件,可将零件大小、外观等为管理依据,对同类型零件展开综合管理,保障管理效率和质量例如:建筑施工环节会使用多种规格的螺栓,在管理过程使用工程技术按照螺栓用途、规格等展开分类,对其进行统一加工,这样可有效降低在零件处理过程出现错误的概率,同时还能提高其加工效率,实现高效的管理目标。
        在整合技术的应用过程,还应树立及时性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将管理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过程当中。管理及时性主要是结合项目实施不同时期对建材的需求量的不同,使用工程技术对相关材料进行归类,保证材料应用过程补给的及时性。例如:在建筑施工环节常使用到混凝土材料,在管理过程应保证材料加工完成之后应立刻投入到使用当中,并对原材料合理保存。在及时的管理下,可降低材料编制几率,降低工程建设过程原材料的消耗,控制成本,提高管理工作质量[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工程技术下,促使工程管理更加贴近实际管理情况,高效整合各项资源,规范技术的应用流程。随着技术的逐渐普及,促使工程管理的质量更高,工程建设效益更高。
        参考文献
        [1]左军.基于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3):211-212.
        [2]魏朝霞.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24-225.
        [3]谭啸.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工程技术实践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