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1010519731012XXXX;上海上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以上海西部大厦为例,结合装饰装修等项目所表现出特征,提出了质量管理所适用策略,例如,完善组织措施、建立质保体系,希望能够给人以积极影响,使日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拥有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设备改造;装饰装修;质量管理
前言
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项目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出于使管理缺陷得到有效弥补的考虑,针对质量管理所展开研究不断增多,事实证明,要想使质量管理被赋予效能得到应有发挥,最有效的策略是以项目情况及需求为依据,对管理体系加以完善,本文所研究课题的意义不言而喻。
1项目介绍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建筑面积约13000m2,造价约2500万元,建设内容以设备改造、装饰装修为主。施工思路如下:第一,以各作业段工作量与内容为依据,对机械设备和人员进行配备,在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强化施工安全及质量;第二,本项目拟采取交叉作业法,通过立体作业结合平行作业的方式,将工效维持在理想水平;第三,本项目较易有质量通病存在,例如,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如何使质量通病得到解决,自然成为项目管理重点[1]。
2质量管理策略
2.1制定目标计划
本项目管理机构,主要由副总经理、经理部及专业人员组成,确保所制定目标均可获得有效落实。出于使项目质量、进度等因素得到有效管控的考虑,拟计划对项目施工管理法加以运用,强调经理负责制,将质量管理任务交由管理层、项目经理或技术人员负责。本项目所制定目标,可被概括为:首先,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控,将质量隐患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其次,对进场设备、材料和配件进行系统检验,避免出现不达标建材进场的情况;最后,确保施工主体可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2.2完善组织措施
第一点,将提高质量作为主要目标,综合运用现有理论和策略,完成对组织系统进行设置的工作,整合不同环节被赋予管理职能,以项目特征及诉求为依据,对主要责任人加以明确,由质检组带领工班队长,对项目质量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监管。第二点,重视图纸交底,完善前期准备内容,在区域操作开始前,技术主管可向工长提出交底要求,交底内容以图纸质量及工艺要求为主,在工序开始前,再由班组长接收工长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施工策略、设计图纸与质量标准,在施工开始前,由班长向成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成员对施工所需工具、操作流程有详细而准确的了解,真正做到了然于胸。第三点,将主要负责人作为核心,对质量管理机构进行成立,此机构所秉持原则为“操作者负责”,通过自检结合互检的方式,突出质检工作的时效性,确保潜在问题可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全过程监管的设想自然会得到实现。
2.3建立质保体系
2.3.1设置体系
第一,中标企业应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对质保体系进行成立,由项目经理带头,联合质检员、施工人员完成监管项目质量的工作,确保工程拥有理想的质量等级。中标企业应配合质保体系完成监管施工现场的工作,促使建材管理、技术组织等内容逐渐走向完善。第二,将质量目标作为主要依据,对质量目标、施工计划进行拟定,确保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能够系统而全面地了解所拟定计划的详细内容,为日后工作的展开提供指导。第三,待拟定目标与计划的工作告一段落,由管理人员以现场情况为依据,对工作标准进行编制,在实际施工中,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不断调整所编制标准,赋予其更加突出的价值。第四,无论是工长、质检员还是其他人员,均应对检查工作引起重视,这是因为检查是确保问题尽快解决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有关人员还应汇总检查所获得数据与信息,撰写成可为日后施工提供参考的日志或书面材料,使其价值得到更为充分地发挥[2]。第五,待施工告一段落,质检员的工作重心就应转向检查已成型建筑、明确导致问题出现的机理和处理策略上,通过多角度讨论的方式,确保所得出改进意见兼有特殊性与普适性,再以所得出意见为指导,展开后续施工。
2.3.2运行体系
研究表明,要想使所建立质保体系,发挥出应有作用,以下内容应尤为注意:首先,领导组成员应给予体系运行充分的重视,支持并鼓励有关人员,以质保体系为核心,组织各类活动。其次,确保质检员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成为确保体系运行的核心力量。再次,为项目施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购入所需建材与设备,使体系拥有运行所需基础。最后,不断完善所制定措施,将外界因素所带来影响降至最低。
2.3.3落实体系
项目施工的本质是对物质进行生产,质保体系所依托要素,主要是环、人、物和机,上述要素共同构成了需要全面管控的系统,任意环节有问题存在,均会给项目质量带来影响,因此,质量管理工作要求有关人员对上述要素所适用措施加以落实,即对质保体系加以落实。
2.4实现安全施工
2.4.1组织管理
本项目所提出要求较为详细,管理人员应强化施工人员对规章制度进行遵守的观念,真正做到安全施工。一方面,安全管理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项目经理,应联合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通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的方式,将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3]。另一方面,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和安全至上,以项目情况为依据,调整管理制度所涵盖内容,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2.4.2建立制度
首先,对安全责任制进行建立与落实,以管理网络为依托,确保责任制被赋予效能可获得充分发挥,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其次,制定详细而完善的安全措施,以编制交底为前提,通过批准再组织落实,若要对新设备、新技术加以运用,管理人员应以所运用设备或技术特征为依据,制定可使其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措施。再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定期检查结合跟踪检查的方式,为项目施工提供指导,确保常见安全问题均可得到有效解决。本项目选择对管理小组进行设立,通过领导值班的方式,确保安全隐患可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安全及项目质量,自然更符合预期。最后,定期组织培训,真正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参与施工的人员,均有接触和掌握先进技术的途径,当然,安全教育也是培训的主要内容,旨在使人员形成对自我加以保护的意识和习惯。
2.5强调文明施工
作为对企业管理水平加以体现的主体,文明施工管理效果,通常与事故发生几率密切相关,要想实现对文明工地进行创建的目标,将安全施工纳入项目质量管理很有必要。第一,在前期准备阶段,中标企业应联合业主单位,对管理责任进行商议,通过制定协议的方式,使双方对自身义务与权利,具有准确了解。第二,项目部门应对综合治理引起重视,治理内容可分为安全质量、工程质量等,通过编写管理日记的方式,为日后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第三,调整以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对各区域所对应责任人加以明确,通过强化日常检查与考核力度的方式,提高环境质量。第四,落实文明施工,优化现有施工条件,将违章施工、安全事故等情况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第五,重视对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进行管理,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达成对文明工地进行创建的目标。第六,引入挂牌施工制度,在明显区域对单位名称、主要负责人、开工时间等内容进行标记,降低监管难度。第七,以组织设计为依据,对卫生、办公设施所处位置进行设置,完成平面布置等工作,通过对卫生制度进行建立的方式,确保此项工作所拥有价值可获得应有发挥。
2.6分包单位管理
项目质量取决于管理,本项目对分包单位进行管理的策略,主要可被概括为:首先,确保任意专业工程都有分包商与之对应,分包商的职责是交付系统功能,建筑企业的工作,则是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使各环节所对应责任人,以更准确的方式得到呈现。其次,领导者为业主,管理者为建筑企业,强调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对项目成本、质量和安全目标加以明确,使分包商对自身所肩负业务、责任与权利,拥有系统且科学的认知。最后,将合同视为质量管理的基础,避免推诿现象出现,可以说,合同是项目分包所依托行为准则,若分包商利益出现冲突,双方均应以合同条款为主要依据。除此之外,要想按部就班地对分包工程加以落实,关键是全面审核所拟定施工方案,对节点工期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综合管理进度与质量,对潜在威胁进行消灭。
结论
由上文所叙述内容可知,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使其价值得到发挥,关键是以项目所提出诉求为依据,从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等角度,完善质量管理所依托方案,确保可能给项目质量带来影响的问题,均能得到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自然可凭借所建设项目获得更为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泽涛.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6):17-18.
[2]廖蓓蓓.简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78-179.
[3]刘美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及实施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