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1010719840917XXXX
摘要: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效果直接影响着精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故而需予以高度重视。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设置人员分配责任机制、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效果、充分应用先进管理技术等措施,以此改善装饰装修施工管理现状。
关键词: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现场;协调性
前言:通常情况下,装饰装修工程所需质保金为合同约定金额的5%与工程结算款的乘积,且保修期为两年。为了保证装饰装修施工单位不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工作,保证各个专业的施工团队都能认真完成施工任务,促使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符合业主实际要求。
1 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团队组织协调性
装饰装修施工主要包括建筑装饰、安装材料等内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除了需要规范的设计图纸外,还需要协调性良好的团队组织作为重要保障,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装修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施工团队需要按照施工内容做好分工工作,且注重人员之间的配合度,确保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因此,在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过程中应打造一个高素质、高协调性的施工队伍,以此有效控制装饰装修施工现场。
1.2 人员分配合理性
要想实现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与协调目标,就应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为施工质量的提升带来助力。通常情况下,装饰装修施工项目的施工单位往往设有设计部、工程部、财务部、业务部、采购部等机构,且每个部门旗下都有专门的施工人员,管理者应根据部门要求督促每个施工人员认真完成岗位任务。比如采购部负责采购施工材料、设备等,那么管理者应约束采购员的采购职权,并引导仓管员保管好施工物料,进而在相互协调合作下按时交付工程。
1.3 监督管理有效性
在管理装饰装修施工现场时还需注重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效果。只有施工人员处于良好监督环境中,才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施工质量获得更大进步空间。一方面,管理人员需协调好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并与各个部门负责人保持紧密的联系,以便施工期间出现问题时能够随时沟通调整。另一方面,管理者需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个专门负责监工的监督小组,并在发现施工人员不足之处时对其进行指正,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在施工流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1.4 现场管理科学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需充分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装饰装修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不但能够缓解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能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的科学性,有助于施工人员有针对性的展开施工计划。当装饰装修施工现场处于规范化管理状态下,还可最大化帮助施工单位节约管理投入成本,并且还能在选材方面增强环保性,由此贴合我国新时代发展理念,促使装饰装修施工项目取得良好施工成果,进而为业主打造最佳居住环境。
2 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的优化措施
2.1 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工作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制约,这样才能增强团队组织人员之间的协调性与合作意识。
首先,由于装饰装修工程与其它建筑项目有所差别,且建筑物内部存在许多成品设施。因此,需明确规定施工团队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应注重对成品的保护,以免与业主之间发生纠纷,影响施工满意度。
其次,需在保质前提下确保施工内容能够实现有效落实,且按照正常施工周期的要求按时交工。同时,还需选拔出经验丰富,且管理协调能力较强的施工人员作为施工团队的负责人,并联合采购人员、设计人员、质检人员对施工现场存在潜在问题进行检查,从而在友好沟通的过程中增加施工团队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与团队荣誉感。
再者,还应针对各个施工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制定明确的协调沟通管理制度。比如要求施工现场的管理者先行与业主取得联系,了解业主实际需求后,将其思想传达给各个施工部门,尤其是对于施工合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施工团队需予以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建立工作群,进而增加工作的紧密性,保证后期施工任务的顺利执行[1]。
最后,还需按照标准化施工规范开展施工项目。
比如在施工期间,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不得将危险物件如剪刀、施工器械置于窗台之上,以免高空坠物发生危险,又或者在处理建筑物内部吊顶宽度超过600mm的吊顶及重量高于2kg的吊灯时,施工人员需采用膨胀螺丝进行固定,进而提高整体工程施工水平。
2.2 设置人员分配责任机制
在提高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工作水平时还需设置责任机制对施工团队的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还应适当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最佳管控状态下,以免发生恶性事件影响施工单位的名誉。比如可在施工现场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既要对施工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又要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消除。
另外,还应根据责任机制的实际要求对施工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者应予以表扬与奖励,至于存在违规操作或失职行为的施工人员,管理者应对其进行适当处罚,严重时可予以开除,防止破坏整个施工团队的风气。与此同时,还应定期对施工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包括掌握岗位职责与安全管理规范等内容。通过培训除了能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外,还能够为施工人员的相互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组织培训是落实责任制最直接的途径。
比如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为了促使施工团队成员形成较强的责任感,它打造了“追求品质的卓越,我们永无止境”的激励责任制,既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又提升了员工凝聚力,最终在保利公园、绿城桃花源等装饰项目中取得了高质量施工成果[2]。
2.3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效果
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的管理与协调效果将对施工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管理者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效果,以此符合业主施工要求。
第一,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它是施工现场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一旦施工材料不全或材料品质不过关,会出现停工风险,进而对后续施工进度等内容带来阻力。首先,采购人员在初期材料采购环节应尽量选择高资质厂商进行合作,并将所购买的材料与优等材料质地进行对比,若质量达标可进行大批量采购;其次,当采购人员确定好材料类型后,在其进入现场时还需进行二次检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对材料质量进行深度检测,必要时可建立实验室,并对材料合格证书、出厂证明等资料进行核对,待齐全后予以入场;最后,需对施工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检验。若材料毒性较大或含有物质成分超出安全范围,应退回至厂商手中,保证入场材料不但具备高质量特征,而且更加环保。
第二,注重现场封闭管理,在施工时段需对施工现场采取门禁手段,除了技工与施工人员可进场外,其余人员需进行实名登记,以此为后期查证提供依据。
第三,合理把控施工工序,装饰装修施工具有一定的施工顺序。比如在安装饰面板时,应先安装、再补缝、防锈、刮平,最后再喷刷乳胶漆,对施工区域进行收工清理。按照施工工序作业,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有利于降低现场管理的繁琐性[3]。
2.4 充分应用先进管理技术
在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可提高管理水平,且有助于装饰装修工程实现规范化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1)利用智能化技术建立智能化物资系统。由于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管理中需对施工材料进行妥善保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可将所有施工材料信息上传到智能化物资系统中,这样既能帮助管理者一目了然了解剩余库存,又能掌握采购价格,并在材料数量所剩无几的情况下给出预警,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还可利用手机软件记录相关数据,以此实现全过程监管。当管理者离开施工现场时,也可及时通过手机设备知晓材料使用状况,这样可避免出现乱价等不良现象。
(2)借助BIM技术对装饰装修施工内容进行模拟操作,以便管理者能从中准确发现纰漏,减小返工率。
(3)应用蓝牙技术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调节,包括照明系统等。另外,还可实现远程操控,确保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始终处于良好的管控状态下,也可安装计量监测装置,降低建筑系统故障发生风险。
结论:综上所述,装修装饰施工现场管理与协调工作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若在施工现场,各个施工单位都能积极配合,拥有良好的协调关系,有利于提高施工水平。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充分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保证建筑物装饰装修效果满足业主具体需求,以此增加业主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罗丽娟.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5):203-204.
[2]刘丹.装饰装修施工管理在精装修楼盘中的应用研讨[J].地产,2019(23):102.
[3]孔祥宏.浅析如何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9(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