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常永红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常永红
[导读]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是安全事故多发工程,相关企业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全面掌握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积极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身份证号码:14220119850208XXXX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是安全事故多发工程,相关企业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全面掌握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积极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现状问题;安全管理
        引言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既是一项严谨规范的工作,更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我们只有打开思路,大胆借鉴,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克服当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推进。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时,需要对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有明确的了解,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保证管理的规范性。(1)合理的管理,可以从根本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使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安全管理处于平衡的状态,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2)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为施工人员开展施工作业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全面控制危险因素,提高防范能力。如果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将会引发多种安全风险,使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受到影响,继而对工程的顺利进行产生阻碍。不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因素。(3)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探讨
        2.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在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甚至有很多人都没有接受过岗前安全培训就直接上岗,他们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偏低,自然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足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建筑单位和施工人员没有提起对施工重大风险的高度重视,防护措施不全面、不规范以及安全防护工作随意的问题十分常见,虽然他们也会采用人工巡视的方式开展安全检查,但是这种方式能对施工现场形成全面化的、精细化的防护,因此很多问题都不能被及时发现,也并没有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风险系数。
        2.3安全管理法规建设落后
        建筑安全立法,是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性措施和规范性手段,虽然近些年我国针对建筑行业的立法正在不断健全,但是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相应的执行标准和规范还比较落后,这就导致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法律的约束性自然也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分析
        3.1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督和检查
        对工程的施工现场加强监督和管理,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特别对违反规章的操作行为,应立即纠正,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另外,还应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所有情况,及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预防和解决方案。当然,不仅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样需要制定标准化施工流程,并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实施。

关于标准化操作,需要监查来完成,为提高监督检查的高效性,应改变以往的工作态度,依托社会各方监督以及相关部门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
        3.2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体系
        安全目标是指建筑工程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以前必须完成的指标,作为安全控制工作开展的依据。在明确安全目标的前提条件下,重点是施工安全管理,该项工作是否顺利开展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因此,为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第一时间消除危险因素。当施工单位制定安全目标时,为保证科学性,应划分具体目标,也就是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并将其落实到各个岗位及各施工环节。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三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水平,关键是提高对安全施工的认识水平。
        3.3对施工现场中的危险源进行管控
        控制和管理危险源该项工作应在工程刚施工时引起重视。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首先应明确工程的类型、特征以及规模等,综合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比如施工环境、生产材料、施工人员的素质等,目的是为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其次,还应检查施工机具和设备,以便可以尽快辨识危险源。将上述全部潜在威胁列成清单,并进行评估,针对出现概率较大的危险源应及时制定出应急方案。方案涉及施工设备的监控,应急材料的使用等多个方面。
        3.4健全安全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主要是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高效完成施工计划从而对生产操作和管理做出的相关规定,其更是开展施工工作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能有效约束施工行为。基于此,创建安全生产制度应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责任规章制度等相结合,而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管理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安全施工的有效途径。
        3.5专项处理事故多发现象和地点
        (1)重视基坑支护。首先应规范基坑开挖顺序,关注基坑四周的洞口,同时还应密切监视基坑四周,依照要求进行建档。在该过程中,必须安全操作潜水泵、气瓶等设备。(2)定期检查保养常用型机械工具,例如,电焊、搅拌机等。(3)调整施工队伍。要求指挥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认真检查机械设备,切记不可大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4)规范施工现场,要求文明施工。施工材料的堆放、机械设备的放置等,都应明确规定固定地点。与此同时,还应在施工现场设置各种警示标牌,比如,防火、防高空坠物等标识,检查字迹是否清晰,放置地点是否正确,以上问题都需要重视。
        结束语
        总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并积极引进管理人才,更加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才能顺利解决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规避安全事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金石,邹善伟.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7):114-115.
        [2]张金林,朱利民.研究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13):165-166.
        [3]王育斌,吴小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0):105-108.
        [4]刘青天.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7):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