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金碧建业有限公司
摘要:创新属于改革的重要动力,在经济结构逐步调整的过程中,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建筑企业应该积极的转变管理模式,融入创新思想,保证更好的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本文重点分析当前时代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相关途径,结合着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分析应该采取的方案,保证更好的规范建筑管理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现阶段,经济下行使得实体经济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同时让实体经济承受着巨大的考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需要积极的关注深化改革的意义,走坚持创新的道路【1】。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的技术不断优化并革新,管理工作也获取了巨大的推动力,企业应该积极的践行创新理念,坚定着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阶段性的任务目标。建筑行业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但是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难以迎合社会的形势需求,管理的效率也无从保证,应该积极的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管理的整体成效,保证稳步的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建筑工程具有特殊性,体现出周期较长、工种较多、环节繁琐等特征,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势必造成巨大的损失,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轨迹,积极的推行创新管理模式。现阶段,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功能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主张施工单位采取新的技术、新的思路落实相应的工作。若是施工单位仍然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势必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难以迎合当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应该积极的创新,主张不断地进步,借鉴他国经验,优化当前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促使有效的创新得以实现【2】。
二、建筑工程施工传统管理模式中常见的问题
(一)质量控制不足
质量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其长远发展的根基。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出深刻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和实体经济呈现出不平衡的治理状态,住房不炒的理念逐渐的渗透至百姓的心中,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显著地变化,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甚至呈现出下滑的状态,整体的销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情况。
1.偷工减料
房地产市场现已反映出较为棘手的问题,金融杠杆效应十分的明显,融资的程度达到了1:9以上,最高甚至达到了1:50。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呈现出相对紧绷的状态,多方面开始进行压缩处理,将影响成本控制,部分企业甚至随意的更改图纸、节省材料,以至于扰乱了建筑市场,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无法保证【3】。
2.管理不当
在建筑单位开展相关的工作时,因采取的传统纸质文件受限较多,难以迎合施工进度的整体需求,加之保存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使得管理的成效并不理想,严重的影响到施工实践,无法进行妥善的处理,使得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加剧,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理。
3.技术薄弱
在施工设计阶段,因为设计人员未能掌握得当的技术,使得设计中反映出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到施工项目建设过程,组织方案不合理,导致交叉施工的冲突频现,施工中常常出现设计变更以及返工的问题,延误了工期的同时,使得成本大大增加。
4.监控盲区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实际采取的质量监督方案并不合理,多是安排质量管理员以及监察员现场监督,缺乏实时的监管,以至于质量监控出现盲区。加之信息的传递不够及时,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反映出偏差,使得项目竣工阶段无法全面的了解工程概况,结论的准确性无从保证。
目前,人们均了解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主张运用合理的手段应对现阶段的问题,若是未能采取新的措施,将会影响到管理的成效。
(二)材料管理存在问题
作为项目建设的基础,建筑材料的管理至关重要,应该积极的重视材料的质量和所占比重。随着市场新型材料日益增多,生产厂家呈现出鱼龙混杂的局面,如果未能严格的甄选,将会影响到工程项目整体。在材料管理中,常常反映出质量监管不到位、劣质材料频现等问题,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无从保障,需要针对于该类问题加以分析,选择适宜的应对方案。部分采购员的素质有待提升,加之管理模式存有明显的漏洞,导致材料采购环节的问题频现,部分经济损失仅能通过后续弥补;加之市场经济的影响,材料的价格呈现出明显波动的趋势,采购阶段,若是未能积极的分析波动的趋势,同时未能将市场调查落实到实处,势必影响到材料采购的全过程,无法保证材料的综合利用率【4】。
三、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实现创新的举措
(一)完善施工质量和造价成本的控制
逐步的优化质量控制方案,首先应该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结合项目的设计、验收以及施工等全过程加以分析,实现对每个阶段的控制与管理。项目的施工计划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图纸的设计和审核意义重大,只有将各项细节性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落实,才能为顺利施工提供支持,同时也能维护项目的整体质量。在项目具体实施的阶段,应该重视施工环节的合理把控,分析设备的准备情况、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安全规则等。建筑工程施工反映出阶段性和季节性特征,因此施工组织应该重视合理的安排,同时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更加理想。为了更好的凸显出创新理念,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可以适当的运用BIM技术,其可以在图纸设计中彰显出实际的运用价值,同时又能在动态成本控制以及造价预算等方面体现出自身的功能,应该将其与项目建设相互联系,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施工管理全过程,迎合当代社会新形势的需要。
(二)树立正确管理观念并创新施工团队
在新的时期,应该积极的重视创新管理观念的重要性,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摒弃以往的管理理念和思路,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规范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流程、控制流程以及管理流程。工程施工的本质就是对人员的合理调配与安排,应该将每一个环节规范起来,设置对应的岗位职责,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参与到相应的工作内容中,以此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在出现问题时,应避免相互推诿的情况,各司其职,严谨诚信【5】。当员工们承担了各自的职责,积极地树立了基本的责任观念,需要督促他们坚定安全信念,将安全这一准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考虑到施工队伍的整体情况,因多数员工为农民工,受到的教育内容有限,因此表现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需要重视团队的进一步创新,积极的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强化队伍的稳定程度,打造出一支符合新时期、新要求的建设团队。
结语
面对新的时代,建筑行业想要立足于激烈的市场中,需要积极的创新和探索,寻找更为合理的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的方案和理念,促使管理模式迎合新时代的标准,凸显出自身的能力,对于项目的质量、成本以及安全程度等进行有效的掌控。通过本文的概述,旨在为广大的同行业者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国雄.简析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创新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38+41.
[2]蒋昕昕.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14(09):119-120.
[3]张霞.新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08):154-155.
[4]张玮韬.基于精益建设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1):212.
[5]张健.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创新路径探析[J].地产,2019(2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