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张冲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张冲
[导读] 如今,建筑事业正快速发展,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摘要:如今,建筑事业正快速发展,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条件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以此保证施工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主体的结构,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工程的建设阶段中,需要结合技术的核心的,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进行应用。在目前的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商用建筑还是民用住宅,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都是建筑在建设与使用中人们的关注点,需要对此给予更多重视。
1 建筑主体施工技术的概念
         主体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点,涉及到了许多技术,这些技术的合理性和落实程度,会影响到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各个方面。现阶段,由于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的空间比较紧张,房屋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主流建筑。建筑行业的这种变化,给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常见的主体结构有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以及混合型结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结构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打造合格的建筑工程。如果技术应用不当,会对房屋建筑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使用正确的技术来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建筑企业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2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当前大部分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点。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通常都使用商砼来进行施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可以达到使用的标准,企业必须要选择一些大型的口碑良好的商砼供应商。在订单中要详细地注明混凝土的标号、骨料直径以及添加剂的类型等,同时,商砼供应商和施工方都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评。混凝土浇筑要采用泵送的方式,如果结构的体积比较大,就需要采用分层施工的方式,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振捣,提升混凝土浇筑的效果,避免出现中空的现象。工作人员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自由下降高度不能过大,保证在十公分左右。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标高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厚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效果。
         2.2模板工程的施工
         是为了保持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而采取的施工手段。在模板施工中,要注意模板的材料以及模板本身的质量,一旦模板不能够起到预想的支护作用,模板的应用价值就会降低甚至会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状况。一般情况下模板施工,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浇筑位置,选择不同的模板材料。对于柱体,通常采用钢质材料;对于构造柱则采用竹木模板;对于梁体和屋面等应采用竹胶板。要点主要体现在模板的支设和拆除上,其中,模板的支设或搭建的过程中,要使低端平齐,防止混凝土出现流失现象。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当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一半,则可进行大部分模板的拆除工作,当混凝土强度完全符合标准,且在确保不会使混凝土的边角和棱等受到损伤后,才能将模板进行完全拆除。
         2.3加固技术
         钢筋工程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加固技术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工顺序,不断完善施工管理。首先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在采购原材料时,员工应定期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审查原材料的工厂证书和资格证书,以确保所采购材料的质量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其次,检查原料规格。钢筋的类型和型号有很多,所以购买前施工人员应仔细检查设计计划,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型号,仔细考虑连接和焊接的位置,并根据施工计划以及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避免浪费并增加营业利润。第三,合理地运输和储存。

必须对运送到施工现场的钢筋进行采样并再次检查。只能将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存储在仓库中。钢筋应根据不同的型号和类型进行分类和存储。同时,必须采取防潮措施以确保干燥的存储环境并避免潮气。第四,规范加工安装操作。原材料的加工应根据施工进度有计划地进行,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对材料的过度损害,且必须严格按照规格要求焊接钢筋。施工人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在安装过程中,应使用先进的设备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结构移位和损坏的问题,进而完成钢筋等材料的顺利安装。
         2.4钢筋工程施工
         在建筑工程的建构中,钢筋工程的实施能够决定工程中墙体、房梁结构以及支持立柱的稳定程度,这是建筑施工地面施工阶段的关键。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应用的方式,能够使得混凝土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在施工中,要关注材料的选择问题,对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质量、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合应用效果等进行关注。在钢筋的选择上,需要对钢筋的结构方式、尺寸规格等进行检验,并且重视对钢筋的标识、保存等工作,避免在钢筋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应用错误的状况。钢筋在相互连接的施工中,要考虑不同部位钢筋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的根据钢筋的规格,选择冷压连接或者搭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在钢筋水平受力时,可以采取冷压连接的方式。在进行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的长度进行关注,避免捆扎过于密集或者稀疏。在完成绑扎之后,要观察钢筋的绑扎状况,为下一阶段的施工做好准备。
         2.5BIM在综合管线施工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构建建筑工程数据模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三维数字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可以有效的展现出工程建设的所有数据信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全面解决在数据模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在建筑工程中运用BIM技术主要是针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工程建设集成化管理环境。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节省工程施工费用。运用BIM技术,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更加方便、快捷、精准,各个工种和施工技术的有效配合,可以防止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保障了建筑物后期的稳定运行和维护。在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综合管线的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主要是在优化冷水机房布置、模拟临建施工、优化机电专业样板墙建模排布。
3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建议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主体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施工方必须要对这项工作内容给予高度的重视,狠抓施工质量,打造合格的建筑主体工程。管理人员自身要具备足够的质量意识,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约束,保证各种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地落实。施工人员是具体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所以,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可以由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工作人员来对各种工作经验进行培养,通过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的提升,达到加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在每一项工作开展之前,管理人员都要对工作进行深入地分析,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难点,把工作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技术交底,让工作人员可以对这些技术有一个充分地了解,突破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实现高效的质量控制。
结束语
         在建筑主体工程结构工程的建设中,需要给予工程建设更多的重视,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不同阶段的施工等展开有效的管理。其中,建筑施工中对钢筋工程的建设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结合这些建筑阶段的特点,严格的控制技术的应用,保证结构的核心施工工程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于皓皓.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244.
[2]秦军,阳巧玲.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居舍,2018(25):192+216.
[3]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
[4]徐阳.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127.
[5]黄天春,肖海峰.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