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围场县供电公司 河北承德 068450
摘要:电力行业在特定范围内为企业提供相应职工培训服务是其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这种培训需求的普及,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行业市场的人力资源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对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及行业格局的升级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电力行业面向企业职工培训的培训需求情况来看,实际功能发挥空间仍有待进一步利用,且优缺点并存,需要通过有效的改革手段完成进一步升级,从而为后续培训工作奠定有利基础。以现有培训需求的优劣势为立足点,简要阐述当前电力行业在企业职工培训过程中能够实施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力行业;企业职工培训;培训需求建设
1电力行业面向企业展开职工培训的主要模式
目前,电力行业面向企业职工培训在国内已形成一定规模,以开展模式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政府主导型、行业主导型、校企合作型、市场主导型、社会义务型几类。其中,政府主导型的特点在于培训任务分布不均衡。一般来说,这类培训模式多由政府直接面向少部分进行任务分配,且由政府直接委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对于受委托而言,这类任务无疑能够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但由整体来看,则可能加剧发展不均衡现象,不同之间易出现发展鸿沟。对于缺乏行业企业背景的电力行业而言,在开展职工培训工作上则相对缺乏培训优势。
2电力行业面向企业职工培训的培训需求优劣势分析
2.1电力行业面向企业职工培训的培训需求优势
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电力行业开展企业职工培训的最大优势便在于其自身特有的集中式教育资源,这也是诸多企业选择与电力行业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电力行业自带教室、实训基地及各种硬件设施等资源,能够用于大部分专业的培训工作开展,尤其对于部分对实训条件具有较高要求的专业而言,在获取资源支持的前提下,培训工作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师资方面,电力行业同样具有锻炼下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队伍,在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协作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培训成效的最大化发挥。
与杂乱的培训机构市场相比,电力行业在管理制度方面具有明显的规范性,这得益于长期以来基于严格的学生管理之下产生的管理惯性,与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的市场机构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培训机构违规操作,常出现培训管理混乱、课程以旧充新、宣传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或有部分不具备培训资质的非法培训机构以低价来吸引培训者,导致培训市场大多质量良莠不齐。而电力行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有较为严格的机制,在人员管理、专业建设等方面均有明确制度可依,有利于培训活动有序开展。
2.2电力行业面向企业职工培训的培训需求劣势
2.2.1.教育形式固化,培训方向单一
目前,电力行业在面向企业职工培训时,所采用的教育形式仍大多沿用院内部部面向学生教育的方案,缺乏针对式也逐渐走向固化。同时,学历教育在当下的职业教育中仍稳居主流地位,面向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也大多以学历教育为主,导致培训工作的开展目标难免携带一定功利性,培训方向单一的问题也就此形成。例如,当大部分受培训人群的诉求集中于学历提升时,所开设的培训板块也必将倾向于这一部分,致使部分专业实操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培训方向受到忽略,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建设提升。
2.2.2培训针对性弱,技术含量偏低
目前,电力行业开展的企业职工培训中,内容大多以适应性培训为主,而在实操层面则相对缺乏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的应用,或存在理论培训占比过高、实践培训占比过低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仅易导致培训针对性下降,学员真正需求难以被满足,同时面对技术等级较高的培训任务时,电力行业便难以负担,导致培训功能价值大量流失。
3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提工培训效果的对策
3.1建立合理培训机制,强化教育职能
首先,可设立企业职工培训办公室或成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门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并给予其明确权责。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要切实了解企业需求,认真研究培训方式方法,整合企业及学校资源,做好关于培训课程、项目的精细化设计,使之与受培训职工的具体需求相贴合。在此基础上,针对培训方案,拟定对应的培训监管机制,包括学员管理、培训进度统筹、培训服务反馈及奖惩制度等,在大力扩大现有培训规模的基础上同步推行监管制度,使整体培训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其次,为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可通过建立培训师资库的渠道来不断扩充现有师资队伍,如主动吸纳社会上专业能力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为企业职工培训兼职教师,或聘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后参与相关专业建设的企业培训师。同时,设计培训内容时要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如根据企业行业的差异,分别打造不同的培训课程体系,深度结合岗位特点展开针对性培训,使教育职能能够由根本上得以强化。
3.2完善协作联动架构,拓宽合作共赢渠道
基于电力行业在企业职工培训方面存在的短板,可考虑与其他培训主题进行联动协作,以合作共赢的模式推动培训工作的高效化开展。首先,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近年来,国家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鼓励一线职工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技能,作为职业培训主力军的电力行业,可通过与政府建立协作关系,在承担培训任务的同时抓住自身建设发展契机,并最终使其作用于培训工作当中。其次,与相关行业协会进行对接。行业协会一般涵盖行业大量相关企业,且通常具有明确行业标准与管理制度,是企业需求的集中呈现点。因此,电力行业可通过与行业协会进行协作,形成教育与专业之间的互补架构,从中获取关于技能鉴定等方面的补充渠道,甚至可以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借助行业协会的权威性、行业性和服务性把电力行业打造成行业的培训基地。另外,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多年来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未能寻求到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眼下,电力行业可利用场地、设备、师资多重优势,主动联系企业,为企业提供职工教育及培训平台,从而实现电力行业与企业联动合作双赢。
3.3打造质量评估体系,推动培训效能升级
开展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工作一直进展缓慢,与其缺乏专业、系统的质量评估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要实现培训效能的彻底升级,除针对现有培训制度进行改革之外,还需以对应的质量评估体系作为参考,以便及时摸清漏洞,加以修补。首先,对组织工作进行评估。一般内容包含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职工日常管理(考勤、技能考核、学习态度)、教师管理(教师出勤、教学态度)等,确保实现培训目标。其次,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一般通过对职工进行理论知识测评、实践动手能力测评,考查职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建立对应培训档案来实现动态监测,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另外,培训评估一般包含内部评估和企业方评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邀请第三方评估,如行业协会或行业专家团等评估,从而有效保证培训质量,为电力行业长期稳定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可通过多种不同模式面向企业践行职工培训操作,且现有培训需求在当下环境中已具备明显的培训优势。但要实现其效能的更大化发挥,还需切实把握现有优势,并找出可改进之处,做好针对性优化升级工作,致力于电力行业面对企业职工培训职能的根源上强化,全方位实现培训机制合理性、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诚.新时代新任务:推进电力行业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J].教育与职业,2019(7):11-16.
[2]谈丽华.开展企业职工培训需求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1):174-175.
[3]孙诚,韩倩.电力行业开展职工培训的优势与劣势探析[J].大学(研究版),2019(1):28-34.
[4]杨红楼,梁兴文,崔俊强.面向建筑企业职工培训的学分制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9(2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