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市政工程的重点,优化施工技术是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主要途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在城区和乡镇范围内实施,政府作为基本责任与义务人履行着为我国居民提供服务和公共设施产品、建筑物、设备等义务,城市建设的各种配套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随处可见的,市政工程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人们的衣食住行。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
1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1.1设计的问题
在当前阶段,我国针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发展还不够均衡,容易出现设计错漏项或者设计防水能力考虑不足的情况,虽然我国设计制造了一系列的举世瞩目的工程,但是设计院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优者更优但是水平差的设计院的水平也没有提升。
1.2材料和机械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往往体现在表面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因此在材料检测工作中过于流程化。
1.3安全质量意识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政府部门,对于市政工程质量问题不能正视,无法树立质量安全意识。一般情况下,企业方面更加关注施工的进度,所以无法正确看待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缺乏质量、安全方面的意识。
2市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处理措施分析
2.1规范的施工过程
设计阶段确保科学设计,不会因为设计问题给工程带来不良的影响,保证路桥工程质量的另外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养护期,在养护期内要建立起隔离栏杆,避免养护人员外的人员和车辆进入,防止对混凝土构筑物造成破坏。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履行三检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整改,避免问题的扩大。
2.2施工技术管理的完善方法
施工的过程,对施工组织方案实行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施工。施工中期阶段,施工监管部门应遵循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以及施工技术规范等,明确施工的重点、难点,经监理工程师对现场施工作以指导,以此确保施工的整体效率及施工进度。施工后期工程技术团队,则需根据设计图纸予以严格的自检,按照国家规定、市政工程建设发展要求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复审,统一上报后竣工。
2.3合理进行工程设计
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是后续工程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首先,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通病问题来加以充分的考虑,妥善完成自己分内之事,有助于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
2.4施工材料管理工作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一是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方案,制定相应施工材料购买明细。二是在施工材料的购买中需要施工部门给予购买工作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三是在施工现场需要结合施工材料材质等做好材料保管工作,并且告知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材料需要保证轻拿轻放,摆放到合理位置,禁止在材料使用后,随意丢弃对材料质量与实际施工造成影响。四是施工材料在进入到施工现场使用前,需要专业工作人员对材料质量做好抽查工作。
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
3.1材料选购不严
(1)由于确保科学明确的标准,采购人员往往在材料的采购环节难以准确的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精准判断,还存在各种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使得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材料被流入市政施工现场;(2)许多相关的采购人员没有依照国家现行的标准进行采购,更甚至某些采购人员与材料的出售商相互勾结,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拖延施工进度而增加了施工成本;(3)技术操作规范还要依赖监督机构控制,施工现场普遍缺乏安全质量意识也造成了施工技术材料与施工进度的不同步,还会出现返工重建等不良现象。
3.2施工时测量出现差错
(1)由于施工单位对数据测量环节的不重视或测量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各种数据出现误差,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市政工程在后期投入使用时会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2)在管道及桥梁和道路的施工中会出现位置误差,没有对市政工程的材料使用进行有效控制造成材料浪费,更甚至在市政工程施工前出现工程测量错误;(3)缺乏有效的监管系统,许多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能力不足、对监管过程不够重视、监管制度不完善,而且没有明确划分监管人员的职权,使得工作人员经常对待工作玩忽职守且不够认真负责,责任感的缺失还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安全事故。
3.3施工质量要求不严格
(1)许多市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环节的质量把控不够重视,难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效建立适配的技术服务系统,更无法对市政工程的完成质量和长期维护做出保障,例如某些施工团队在实际作业中为贪图简单的施工操作步骤和完成速度而盲目随意的施工规划,直接影响着市民和城市安全。
4.防止通病的危害对策
4.1注重施工测量工作
为从根本上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有效性,市政企业管理人员应从紧抓施工测量环节质量入手。一方面,细致研究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依照实际内容制定工程测量计划;另一方面注重施工场地地下管道敷设情况、周围建筑、地质环境及气候条件等信息采集与整合工作,认真核实测量结果,并将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之间出现的偏差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从根本上发挥出测量技术在市政工程后期施工中的指导作用。
4.2强化施工材料质量检测
在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期间,相关工作人员也应重视施工材料质检工作的监管。对施工材料性状、规格、颜色及数量等方面进行及时检测,确保每一种施工材料都具有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同时依照相关规定制定出不同施工材料的存放計划,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材料的高质性。
4.3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在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期间,市政企业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强化施工技术应用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出政府部门的积极作用,确保市政工程的社会化及市场化;第二,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期间的规范化及专业化,设置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机构;第三,基于市政工程具体需求,将施工技术实际应用期间的职责细化量化,同时加大对违规施工技术的惩罚力度;第四,严格把关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对已经发现方案中不合理之处进行积极整改;第五,严守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所颁布的相关规定,细致划分出施工技术质量验收标准,并将验收标准上报给上级监管单位进行复审及修订
4.4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的动态完善
通过工程建设的动态完善不仅能把控好施工的各个环节,还能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同时所有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更要在工程实施的重点阶段进行现场指挥、跟踪观察,并且定期的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还要责令整顿任何不符合技术条件的工作。
4.5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意识
为确保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高效应用,管理部门也应从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意识入手。将安全生产及规划化操作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实际施工环节中,注重在基层施工人员群体中开展关于安全应用施工技术的教育学习活动,使其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将业绩考核及奖惩机制进行有机的融合,力争在施工技术应用期间营造出积极严谨的工作氛围,构建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施工人员队伍.
结束语:总之市政工程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稳定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我们必须要细化,落实我们的这项工作,对社会是一种高度负责任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建军,.住宅与房地产,2018(07):236.
[2] ?孙凯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2016(03):112.
[3] ?马穗华.市政施工技术常见通病及改进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9(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