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和市政工程基坑降水施工工艺浅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孟令兵
[导读] 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基坑降水技术

         摘要: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基坑降水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基坑不稳定流砂突涌等事故发生,以及基坑周围建(构)筑物沉降、裂缝、周围管线的变形等问题,提高建(构)筑物施工的安全性,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和市政工程;基坑降水;施工工艺
         引言
         基坑开挖降水是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坑的稳定性成为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排除基坑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那么就会使基坑施工环境逐渐恶化,降低地基承载力,甚至可能会诱发基坑土壁坍塌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基坑施工的质量,需要做好相应的降水施工工作。
         1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方法分析
         1.1井点降水法
         通过在基坑周围埋设大量的渗水井点管,并在地面组装抽水管路系统,利用井群连续抽吸地下水,确保基坑周围地下水位能够降至一定的深度,保证基坑的干燥度。井点降水法具有施工简便及易于操作的特点,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任何形态的基坑施工中进行应用。而且通过降水后,土壤较为干燥,易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降水后井点下土层固结,土层强度增加,有效的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有效的避免了流砂危害的发生,实现了对地下水的防控。
         1.2帷幕截水
         在建筑和市政工程处于建筑物密集及地基土具有较强渗透性的位置,则多采用帷幕截水方式。在基坑开挖时采用截水帷幕方式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基坑周边地下水的渗入,有效的实现对基坑侧壁的支护。而且利用截水帷幕使基坑内排水量减少,有利于实现对基坑周围建(构)筑物沉降及管网变形的有效控制,减少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构)筑物带来的破坏。但在应用截水帷幕截排水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进行设计,并根据标准的规范来指导施工作业,以此来保证基坑的顺利开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基坑降水技术的施工工艺
         2.1定位、成孔
         在开始基坑降水施工之前,需准确布置孔位,并且还要做好相应的测量工作,以避免安置位置对周边施工的影响,同时还要结合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在确定孔位之后,应做好钻机设备安装调试准备工作。在完成钻孔操作之后,应同步落实自然造浆,此过程中,需对泥浆的密实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将其比例控制在1.13左右。在提升钻具或者施工间断时,需要确保孔内的泥浆处于压满的状态下,以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
         2.2清孔、换浆和下井
         对钻孔做好彻底清洁以及换浆,并且可以有效地对泥浆的密度进行调节,及时的清除土壤杂物,以防止大量泥块进入泥浆。在进行地下施工时,水泥砂砾管(直径0.4m)可用作建筑井管,必须仔细检查过滤间隙,以确保满足相关的要求。在下管施工之前,应准确测量孔的深度,保证孔的深度满足施工要求,并进行下一步施工。此外,在下管的过程里,由于线和竹板将其以垂直状态固定,因此确保了井管的完整。
         2.3填筑、洗井
         在填筑滤料之前,应做好钻杆的下放操作,完成之后,需确保其在孔底保持在0.35~0.45mm范围内,然后再利用钻杆内泵对泥浆进行穿束,一边冲孔一边调节泥浆,使得孔内泥浆能够通过滤水管外的孔壁、井管呈环状间隙返浆,之后再对孔内泥浆的密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其维持在1.04。在完成了上述操作之后,应与井构造设计标准进行有效的融合,并落实滤料填筑施工,需确保井滤料均匀地从井口丝状向周围回填,避免井管被挤扁现象的出现。在洗井过程中,可以利用活塞和水泵抽水的方式进行。在完成原料填充之后,需要及时抽除泥浆。


         2.4试抽、降水试运行
         在完成了前期施工之后,应采用水泵进行试抽,在试抽过程中,应做好排水管道与电缆的提前预设操作,以避免抽水过程中管道受到其他设备的破坏,并且还要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的标识,以保证相关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成之后再进行相应的试抽。此外,在降水试运行中,需要提前测定地面和井口的静水位、地面标高等数据,并且还要做好设备的试运行,提前对相关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测,确保抽水和排水系统正常工作。在降水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对水位进行实时观测,全面掌握含水层承压水头的变化情况,时刻关注地面的沉降情况,避免降水施工对周边的地面造成的沉降影响。
         3促进基坑降水技术实施的有效对策
         3.1完善基坑降水技术及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基坑降水技术落实规范,将技术作用在施工质量控制中体现出来。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应召集相关技术负责人进行相关会议,确保质检部门对项目的验收,并且对已验收结果为合格进行签字后根据施工情况进行施工,同时为了确保施工建设质量,监理人员可进行巡回查看、旁监、随机抽查等方式监督工程项目的实施。专业工作人员可利用基坑降水技术的特性来帮助减轻对质量控制管理的压力,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减少技术出现的问题,维护工程基坑降水技术的实践。
         3.2建立以及完善施工工艺体系
         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建立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为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认识自己所背负责任以及该履行的义务,将工作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正规化,同时项目施工相关管理部门应严格根据相关的政策以及程序要求,来对所建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在原有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推进项目质量管理的完善、实施,确保项目按照最新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管控。
         3.3加强质量控制
         做好施工方案加强质量控制。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期间,管理人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管控的具体要求为:①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各种资料的管理,对相关管理条例、标准、法规等信息资料做好准确把握。同时做好施工图纸、施工文件、竣工验收等报告的存档;②管理人员应对具体的施工方案做分阶段编制,由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在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执行相关标准要求,规范科学合理地完成建筑和市政工程各环节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③管理人员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施工方案的适用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方面,选取最佳基坑降水技术,保证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满足建筑施工各项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和市政工程基坑施工中,基坑降水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地下水含量,提高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性及地基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和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基坑开挖及降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还须进行专家论证,按审批的方案组织施工并做好施工管控工作,实现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洪财.南京长江江心洲超大直径盾构接收井明挖段超深基坑降水技术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45(5).
         [2]李艳琼.论建筑深基坑降水工程技术方法的选择[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8(8):107-108.
         [3]陈在华.深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分析[J].安徽建筑,2019,11(3):83-86.
         [4]黄永平.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4):278.
         [5]金小荣,俞建霖,祝哨晨,等.基坑降水引起周围土体沉降性状分析[J].岩土力学,2019,26(10):1575-15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