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水利工程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水利施工是国家的重点基础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混凝土的裂缝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了保证水利施工的质量,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文章对于水利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拥有稳固性、安全性以及防火性等优势,因此其已经普遍被运用在国内水利工程建设之中。然而在现实施工作业时,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混凝土结构时常会产生缝隙,这也给水利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对其实施治理,以提升工程的整体品质。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裂缝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看似小小的裂缝,若忽视对其的预防和处理,会带来诸多危害。裂缝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水工建筑的外观,增加后续返工和维修的费用,进而影响施工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裂缝问题,及时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2混凝土裂缝成因
2.1外部荷载问题
现代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较为复杂,农业水利工程的外荷载可能存在过大的问题。有时因为水利工程混凝土的载荷作用力过大,因此使得出现结构裂缝现象。这种因外力造成的混凝土裂缝现象较为普遍,或者由于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发育不均匀,以及形态多样的特征都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而次应力裂缝是在外载体产生的次应下产生的混凝土裂缝。
2.2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裂缝问题
混凝土是施工现场经过施工人员配制制作而成的,主要的材料包括水泥、水、石灰以及其他辅料等,每种材料的成分以及用量配比不同,最后制作出来的混凝土强度、黏合度以及抗拉度等有着很大差别,会出现裂缝的几率也大不相同。此外,混凝土材料中的辅料添加剂如果使用过量还会与其他材料发生不良化学反应,进而侵蚀整个混凝土结构,甚至侵蚀混凝土中的钢筋材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工程建筑出现裂缝的几率。由此可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以及配比质量,也是造成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
2.3施工工艺引发的裂缝
此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施工中没有按照标准工艺和流程而引发的混凝土裂缝。例如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不充分、振捣不够密实等都会引发离析问题,从而引发混凝土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就容易造成钢筋锈蚀,从而造成混凝土内部发生膨胀应力,进而造成混凝土裂缝。
3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3.1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施工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其特性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计划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要及时跟随工地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需要对施工的条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倘若在施工中出现特殊的情况,比如浇筑中会经常出现变形,在施工中就需要及时的安排专人看护检查,一旦发现有变形或者位移就要马上停止浇筑,对模板进行及时的修理和恢复后再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时也需要考虑气温的因素对施工的影响,要施工中严格把握好温度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3.2严格控制原材料
影响农业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原因较多,只有从根本上控制混凝土材料,采用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行混凝土施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农业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应当首先把好农业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材料质量关,重点加大混凝土制备的检验工作,在采购混凝土时应当明确混凝土的配方,按照混凝土材料要求进行逐项的质检。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混凝土符合农业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还要合理的优化改进配方,对混凝土的原料配比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要求,且性能可以满足农业水利工程的使用需要。因此,技术人同应当采用驻厂检验的方式,直接做好混凝土的原料检查,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有进行质量把关,保证每道工序按照要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避免因施工设备问题造成的隐患。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求施工人员加强设备管理,紧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迹象,对混凝土材料与设备进行合理的调用,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3.3混凝土配比管理
在对施工建材选取完毕后,施工人员应该计算出品质最高的混凝土配合比。首先,应该反复利用各项材质进行配比实验;其次还应该对配比实验所得到的混凝土坚固度、陷落度等各项数据进行监测,如此才可以确定出最合理的配合比,以此来从根基上提升混凝土的功能;最后要合理的确定混凝土搅拌的时间长度,如果时间过长,那么就会致使混凝土严重液化,降低其稳固性,如果时间过短,就不能够让所有配料全面融合,从而降低其品质。另外,如果不是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配比,那么要注意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其品质不受影响。例如,在对其运输过程中应该做好路线规划,尽量避开交通早高峰以及晚高峰,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如若是在夏天施工,应该在混凝土运输车上面加盖降温布,对其进行降温。
3.4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
(1)水利工程对于混凝土浇筑工艺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施工结构合理性,防止出现浇筑裂缝的问题。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要确保分层浇筑时不同层混凝土浇筑的有效衔接。因此一定要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浇筑施工方案,确保混凝土施工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将水利工程结构作为整体考虑,制定出针对性的分层浇筑方式。在实施此种方案时需要逐层进行浇筑施工工艺,确保结构覆盖范围的合理性。在具体操作时需要从相对较短的一侧开始浇筑,平稳地向长边进行推进。对于较特殊的情况,也可以采用从中间向两侧或从两侧向中间的方式进行浇筑。此方案在具体实施时相对复杂,对于混凝土浇筑设备具有较高要求。另外,还可以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案,从底层向上逐层浇筑,逐渐完成其他各层浇筑。此种方案主要应用在结构相对适中、浇筑整体范围广泛的结构当中。
(2)通过二次振捣法确保振捣有效性。通过二次振捣能够使得混凝土重新液化,这样就能够有效消除混凝土所具有的粗大骨料以及多余水膜,能够减少混凝土沉陷裂缝以及塑性裂缝的产生。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对混凝土工程保温、保湿的控制,可以在混凝土表层覆盖保温膜来避免混凝土温度的外散,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的产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养护。若是混凝土的硬度以及弹性都比较小,那么在完成浇筑之后要立即实施养护,可以通过喷壶洒水的方式来进行,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提升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若是混凝土的硬度以及弹性相对较大,那么可以在混凝土浇筑过后12h利用喷水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
结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要加强混凝土裂缝控制,分析裂缝的形成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娄东升,李永静,钱伟.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9,9(5):77-78.
[2]弋瑞.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1):215-217.
[3]宋金玲.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7,3(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