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期   作者:何绪菊
[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切实关乎到工程施工地点生活居民的民生问题,对移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动荡问题,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初衷相悖。为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水平,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对移民的生产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精心设计和适当安置,使他们的生活达到或超过其原来的水平,为安置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征地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多元安置;安置规划
引言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因此,必须重视的同时增强工程建设各相关方的联系,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移民的安置工作,维护好移民的切身利益,确保水利工程的长久稳定发展。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从水利水电弱国,发展成为世界水利水电大国和水利水电强国,实现了从“融入”到“引领”的历史性转身。建国初期我国仅有几十座水库,目前已拥有98000多座水库(水电站),安置了2486万水库移民。从建国初期的“重工程、轻移民,重建房、轻生产”到现在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将移民安置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轨道,从建国初期没有专门的移民安置法规、政策到现在的针对性法规、规范,从建国初期管理体制机制不全到目前基本完善,从建国初期没有移民规划设计理论、技术到目前规划设计技术完善、设计队伍力量稳定,移民工作经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2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征地移民安置难题
         2.1没有重视基础性的征地移民安置问题
         过去,常常因为没有重视征地移民安置工作,而引发民众冲突等。但是一直以来,各地政府或水利工程的很多业主都缺少安置移民意识,在征地移民工作中投入很少,没有将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到位,从而埋下了很多深层次的隐患和民众矛盾,进而影响水利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2.2移民政策不完善
         目前而言,中国对于移民工作的相关政策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对于移民的补贴政策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统计大量实际工程可以发现,具体的补偿标准因工程而异,即使在同一个省市,其补偿标准也是不同的。而此情况下产生的差异化,容易激发不健康的情绪,甚至引发攀比心理,额外增加了工作难度。具体而言,移民为了追求心理平衡及公平性,会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同等标准或者更高标准的补贴,包括与相关部门交涉以及不配合工作、当钉子户等,移民转移工作进行的不顺利,不仅不利于本工程项目,其影响面甚至可以达到整个社会,影响其稳定性。
         2.3安置标准过低,与新形势下的要求不匹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地区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库区和移民群众希望可以借助此次工程建设,依靠水电开发的成果来实现本地经济更高层次的发展,走出贫困的局面,因此简单的异地重建与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符。即目前制定的移民及相关搬迁政策,相较新形势下的需求并不匹配,然而对于项目法人而言,需要考虑成本控制以及综合现行电价机制,对于超出现行规定政策的诉求,难以给出确切的回应。
         2.4农村移民发展权益的缺失
         水利工程是为解决水利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工程措施,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这种公益性工程是以牺牲部分人利益为代价,实现水利资源的时空调配,显示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农村移民作为利益牺牲者,为整体利益放弃了自身部分权益,在移民规划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3全面落实好征地移民安置规划
         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移民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处理该现象,同时各地区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定政策,工程建设完毕以后,还有多项工作需要落实,包括改善受损土地,对移民数量进行合理分配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这就要求政策法规还需要在上述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
         3.2全面转变目前关于征地移民安置的思路与认识
         只有全面的思路转型和认识,才能切实保障移民安置工作的良好效果,所以在当前实践过程中,水利工程业主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都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同时深刻认识到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性。首先业主要深入群众之中,认真倾听广大民众针对当地水利建设的意见,然后整合相关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列入到工程建设规划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3.3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安置人烟稀少的农村以及偏远山区通常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最佳选择。移民通常以农业生产为主,他们的劳动资源相对较少。这些地区移民往往生产力低,靠天吃饭。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资料来合理安置移民。其中交通方便、水土资源好且经济发达的地方是移民安置区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还要仔细考量当前生产方式同移民安置后新的生产方式差异是否很大,必须最大限度地为移民搬迁安置后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自然条件。
         3.4加强移民安置管理
         移民安置工作其后的移民管理工作也至关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及单位应该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此前规划好的搬迁计划进行具体的移民安置,为了保障移民安置工作完毕后的移民生活质量,确保其处于稳定可持续的状态,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相关工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移民管理制度,此外,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采纳和结合移民的意见,使得管理制度与体系更具人情味。
         3.5构建城乡融合的移民安置制度基础
         构建城乡融合的移民安置制度,应该在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同时,调整农村移民安置规划。首先在移民安置工作中要建立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安置思路,水利工程建设是对现有的空间利用格局进行调整。工程本身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区域发展而言是一大调整,工程建设对区域城乡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了改变,因此农村移民安置应跳出传统的“移民思维”,就移民论移民、就农村论农村,而从区域整体发展环境出发,做出相应安置处理。其次,建立健全农村移民社会保障机制,为移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保障,解决移民的后顾之忧。在大规模城镇化背景下,出现了大量农村人口往城镇集聚的趋势,对于“失地失房”的农村移民而言,与其他农民相比,除了会有城市生活难以融入的问题之外,而且还有失去农村生活基础的顾虑。因此,可以考虑将对农村移民的安置方式与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消除城乡居民保障制度的双轨制带来的城乡壁垒,为农村移民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减少后顾之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公益性项目,同时也是国家战略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地方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实现国家、地方、业主和移民和谐共赢发展目标的有力措施。作为移民安置工作的参与者,我们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安置工作的各种缺陷,通过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不断延伸和拓展原有农业安置工作,从而推动移民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华.浅谈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征地拆迁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8(24):117.
[2]朱运亮,何生兵,翟洪光.土地三权分置对水利水电移民安置的影响机理探析[J].水力发电,2018,44(12):5-9+18.
[3]董泽辉,李囡囡,王传菲.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签订[J].水力发电,2018,44(12):10-13.
[4]张星.浅谈土地政策变化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影响[J].红水河,2018,37(05):1-3.
[5]黄雪峰.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实施进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8,38(09):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