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陆少领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陆少领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我国各地区的土地问题也相继出现。
        广西来宾城投鑫地投资有限公司  广西来宾  54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我国各地区的土地问题也相继出现。土地问题不仅使人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损坏,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长远发展。对此,我国政府加大了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力度,尤其是针对目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措施。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论述,旨在提高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管理;问题;措施
        1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保障粮仓充盈与食品安全是我国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相关部门一直都很关注农业发展,出台了诸多惠农政策,以保障粮食生产供应。土地整治项目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提升耕地质量、改进土地耕作方式、为农民增产创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开展实践来看,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科学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迫在眉睫,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2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意义
        2.1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改革进程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科学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有助于改变传统土地面貌,加快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缩小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2争取更多发展资金,推进新农村建设
        土地整治项目是一项利民惠民的政府民生项目,可有效促进土地资源最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挥,增加农业经济财政收入,为农民增产创收,不仅能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能为新农村建设争取更多的发展资金,进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完善农村地区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
        3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机制不科学
        管理机制是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开展具体工作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是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制度基础。目前在管理机制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土地整治项目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农村土地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管理工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实际操作也比较复杂,因此土地整治管理机制中很难将所有的内容都包括,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工作人员也束手无策;其次就是在管理机制的落实方面,很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管理机制的规定进行,而且很多地区由于缺少成功案例,工作人员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参考,很多时候都是根绝个人经验进行管理,使得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杂乱无章。
        3.2评标定标缺乏科学性
        工程评标定标是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关键内容,重点需要体现出相关工程招投标的公开性、公正性,必须要保证整个过程都公正合理、方法正确。目前土地整治项目大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用合理低价法进行评标。大部分工程评标是将报价、质量、工期、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信誉等赋予不同的权重,根据以上指标权重后累加得分,以得分最高的单位中标,其中报价以标底-15%~+5%为范围。且不谈-15%~+5%为范围的合理性,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也是人为方式所为,并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3存在整治目标单一、整治综合性弱问题
        由于现阶段土地整治由多个部门开展,各整治项目的整治目的相对单一,如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项目区内散乱建设用地、废弃工矿用地等整治不足;一般农用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等耕地占补平衡只注重补充耕地数量,对完善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力度不足。

土地整治项目整治内容单一,导致本可通过一次整治达到多重目标的整治活动出现多次整治,整治综合性弱。
        4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4.1构建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
        为优化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管理质量,首先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人员应以项目工程建设相关理论及法律为依据,加强对相关项目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与决策机制,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也将促进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其次,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项目管理进行层级规划,明确各阶段各层次的项目建设与管理要点及优先级,并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土地整治项目开展全面管理,以提升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人员还应加大对项目监督机制的建设力度,加强对项目资金流向及实施进程的监督管理,以提升项目资金利用率,推进项目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序开展。
        4.2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公开性
        首先,由于土地整治项目涉及到土地资源,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还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要提高项目的公开性,在项目开始之前可以通过在农村地区张贴通知,或者通过政府网站的方式进行公示,还可以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自媒体对项目消息进行发布,从而使人们都能够了解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情况。其次,在具体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同样需要保证公开性,例如在进行项目招投标中要公开招投标流程、招标要求以及投标结果等等都要进行公开。而且项目的采购流程也要公正公开,物资的采购要进行细化,落实相应的责任制度,从而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群众基础。
        4.3引导增加社会资金投入,适度扩宽资金来源渠道
        社会资金具有较强的趋利性,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导致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整治项目积极性不高。应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措施逐步提高社会资金投入土地整治项目的积极性,特别是引导农业企业、种粮大户投入资金开展所经营区域的土地整理活动。针对部分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整治项目,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方可通过整治后土地承包优先、承包价格优惠等措施提高社会资金参与积极性。
        4.4深入群众,制定符合实际的建设方案
        需要在社会中广泛宣传土地整治相关内容,让公众参与到土地整治的相关工作中,对项目予以全面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使规划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保证方案设计的更科学、合理。在项目区选择规划确定在以后要及时公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聘请农民担任质量监督和调解员,让农民加入土地整治项目全过程。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地整治项目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管理,规范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并加强业务培训与团队协作建设,通过全方面的努力来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建设管理质量,促进土地整治项目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翟红宾,王翠欣.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居舍,2019(04):147.
        [2]洪治.土地整治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乡村科技,2018(34):118- 119.
        [3]孙振宇.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108.
        [4]王燕鹏,巩玉虎,赵跃伦,张黎芹.土地整治项目科技化管理的探索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03):71-75.
        [5]明传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及应用[J].管理观察,2018(06):64 -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