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山体育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城市居民们更多的居住与日常需求,市政工程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下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的施工技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工程最终功能与效果的发挥,还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增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对此本文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进行探究,以提出相关合理应对策略,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对策略
市政工程通常所指的是公用基础设施,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关键。市政工程建设水平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情况,市政工程建设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要求标准的问题普遍存在,例如交通堵塞、桥梁断裂、道路塌陷等一系列问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备受社会关注,所以国家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通病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针对性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市政工程建设整体水平。这篇文章主要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以及改进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通病
(一)材料的选购不够严格
在施工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关键的就是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对施工进行严格要求。而施工材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但是,当前我国的市政工程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没有按照标准严格进行采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关的采购人员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甚至,还有一些采购人员与材料商私下勾结,导致最终购买的材料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自身没有清晰、全面的认识材料的选购标准,也会导致选购的材料与标准不符。最终,导致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
(二)测量数据误差问题
对于所有工程来说,数据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对于数据的测量尤为重要,准确的数据为后期的工程提供建设基础。如果出现错误就会引起严重且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部分市政工程企业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测量仪器,为工程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工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在数据测量时内容特别多,然后导致工作人员出现数据混乱和数据不准确。例如:市政道路长度和宽度、市政管道工程数据、市政地下工程等复杂数据和市政桥梁数据等。这些庞大的数据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任何数据失误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问题。数据的不准确性会给工程带来许多不稳定性,给工作留下安全隐患,让工程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从而使工程质量降低,无法很好地为社会发展助力。
(三)施工测量标准不统一
施工测量决定着最终工程的效果以及功能的充分发挥程度,施工前需要以施工测量的方式,掌握工程所在区域的周围环境以及各项施工标准。施工测量包括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平差的测量、施工地质的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全方位监测等,都是施工测量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了进一步提升当下的市政工程施工测量质量,最大程度的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但实际情况是,测量标准的重要性并没有受到大多数施工单位的重视,在出现统计单位差异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往往不会采用技术修正的方式对差异进行有效的处理,相对应的技术检测手段也没有用到出现地形地貌差异的施工区域上,这就使得最终的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不符合预期的工程标准。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常见技术通病的解决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设计
不同的工程对应的施工技术种类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市政工程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就应该确定所使用的技术方案,并针对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出现的施工难点制定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这也是在为后续应用的施工技术手段积累经验。施工方案设计质量与最终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应充分掌握工程所在区域的周围环境因素以及地质因素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工程的使用质量。以施工方案编写为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周期以及在各个工程环节中分配的施工人员情况等,都需要填入到施工方案中,包括整个工程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以及后续对工程施工某些环节的更改等,这些因素对于施工方案的编制来说都应该着重考虑。另外,由于工程施工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对应的施工风险也会增大,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工程施工成本,应将风险管控列入到施工方案中。风险管控的目的是计算影响到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所对应产生风险的几率,根据不同风险因素的特点制定出对应的问题解决策略,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施工方案的应用效果。给有效的施工方案的确定,在保证最终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在为后续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作为提升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施工材料质量应严格把控
在选取施工材料时,应严格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确定材料的各种参数,例如规格、数量、型号以及生产厂家等,并需要结合现场的施工特点才能最终确定施工材料的采购方案。已经验收入库的材料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检测,即使已经有了厂家对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单,也应对其中的施工材料进行抽检,以避免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结果与现场的实际应用有着较大的差异,增加施工成本,导致工期延误。一旦发现任何施工材料或者部件不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应及时上报并更换或进行再加工,以符合现场施工技术应用的实际要求。
(三)定期更新施工设备
市政工程施工所应用到的大型设备非常多,例如压路机、起重机以及用于检测周围环境数据的专业检测仪器,这些机器的应用效果决定了最终工程的效果发挥。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对应的设备,这也是为了避免机械设备闲置问题的出现,浪费施工成本。实际的施工环节进行时,应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对模板以及脚手架进行针对性设计,从而保证整个施工流程具有科学以及合理性,完善各道施工程序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若是遇到恶劣天气,导致施工设备不能完全发挥出其自身的应用效果,这是应该引进更为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备应对这些突发情况,避免工期延误的现象出现。
三、总结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和应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问题,务必要加强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积极采取过程动态管理方式,并从多个角度对市政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最大化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玮佺.探究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对策[J].居舍,2020(15):42.
[2]苏金辉.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3):39+41.
[3]高建民.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