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在运用重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检查、安装、验收以及拆除等每个过程的工程实施和质量管理,确保高支模系统使用的每一个部件和材料的质量达标,本文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是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该项技术是一种全新型的技术,所以在使用这项技术之前,必须要保证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对于该技术有透彻的研究和掌握,明白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运用这项技术来提高企业效益。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述
高模板施工技术主要适用在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里,在建筑模板的施工和支撑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因为结构荷载大、模板结构跨度大、架设高度高以及建筑荷载密集等的一些特点,如果不小心,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为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理论研究应该要作为这个施工方法的基础。传统的方法是先测量放线,这样才可以确定工程的轴线,然后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标高。在这个过程中,模板安装完成后,模板最终组合固定,然后浇筑混凝土。高层建筑距离地面很高,为此,如果传统的施工技术不能满足建筑的基本需求,就需要采用了现代的施工技术,如高支模技术。通过模板支撑技术不仅可以完成高层的建筑施工项目,还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水平,这样才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质量。此外,高支模施工的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施工技术,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在工程里,但是它可以在整个施工项目里应用到高支模施工的技术,这样才可以起到整体稳定、安全以及牢固的作用。
2高支模施工中的问题点分析
2.1脚手架顶托座伸出长度超标
根据高支模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无论是钢管脚手架还是门式钢管脚手架,顶托座的伸出长度分别为30cm和20cm,但是,在实际施工当中,一些施工单位将顶托座的长度延伸至50cm以上,并且没有加设水平拉杆,导致顶托座或者底托座不垂直,使脚手架的承载力大幅下降,进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梁板支顶的间距需要保持一致,使钢管水平拉杆能够相互连通,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满足施工方案对纵横水平拉杆、扫地杆、剪刀撑的数量要求。
2.2加固处理不及时
众所周知,高支模施工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在搭设模板之前,必须对模板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如果发现质量缺陷,应当及时予以加固处理,并遵循“边搭设边检查”的原则,完成一道搭设工序,检查一道工序,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否则,当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再采取加固措施,不仅会增加施工难度,同时,也加大了施工投入,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3.1高支模检查
一方面,为了确保安装的顺利进行,需要保证高支模施工有关材料符合工程要求和规范,同时也要认真把控其安装情况;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规范整治高支模施工的整个过程。最后,为了保证高支模工程实施的质量,调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高支模的安装施工,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3.2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高支模工程具体的安装作业要求首先必须以梁线位置的合理校准为基础,从而保证后续的水平控制线效果,进而保障高支模整体核心判定工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精确度等。高支模末班的搭设作业必须以钢管的铺设作用为基础,进行有序的模板安装,即正面与侧面的有序性,随后再进行龙骨架的架设作业。上层模板与加设支架的具体安装必须由楼板的荷载能力决定,即前者必须以后者能力为根据,从而提高整体架构的稳定性。此外,出于模板自身质量的考虑,要求整改安装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故障检查与排除,从而避免如接缝故障、漏浆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则要求首先进行相应的清洁作业,保证木模板内无积水、无杂物等。需要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的安装过程是一个众多体系联合的过程,意味着技术信息的通畅性。所以,该阶段要求如水、电等模板以外的安装也必须得到有效考虑,从而避免各安装体系因信息的不通畅性而导致相关问题出现。具体表现为,合模作业必须以合模通知书为准,以此方可进行合理的合模作业,具体作业仍需要得到有效管控。
3.3高支模验收
高支模系统作为支撑系统,保证整个房建土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其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性。所以要尤其重视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检查把控过程,还要做到及时有效,即在整个施工过程完成后要立即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对高支模性能的检测以及确保支架的质量是否合格,支架之间的契合度是否符合工程要求等。
4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4.1严把材料关,加大质检力度
脚手架的材料质量与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息息相关,因此,施工企业应当严把材料质量关,在采购材料时,应当认真核实供应商的资质证书,材料的合格证书,质量验收报告等材料,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采购环节。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指派专业的材料质量检查人员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现场核验,及时发现材料质量缺陷,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另外,质量检查人员需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比如在混凝土振捣阶段,检查人员应当注意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与均匀性,防止出现漏浆现象。当高支模施工结束后,对支架整体质量进行检查与验收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报给上级主管领导。
4.2准备阶段要仔细认真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在准备阶段,具体的操作施工人员要与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合作,对土建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了如指掌,对高支模施工选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符合施工标准,达到一定的承重能力,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正常开展。另外,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前提是一定要选择好立杆的位置。施工人员在进行位置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整个土建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位置,保障立杆之间的距离既能满足施工,又可以尽量减少立杆数量,降低成本投入。立杆位置和数量在确定之后,要进行垫脚板的设置,保障立杆的使用安全。
4.3验收阶段要严格把关
在验收阶段,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提前设计好的图纸进行一步一步的检验,对安装过程中的“安装梁、脚手架、木枋、梁底、模板、钢筋”等施工材料进行仔细的检查,严格的验收,保障高支模安装的质量。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要对高支模的结实程度进行检查,对各层的承重进行实验,保障足够的承重度。在检验的过程中,还要做好高支模的平稳性检查,只有稳定的高支模,才能保障后期安全施工,否则将存在很大隐患。最后还要对高支模的竖直度进行检验,要保证高支模的绝对竖直,这样才能不出现裂缝,提高高支模的施工安全系数。检验过程中不能马虎,要严格把关,为后期的安全施工做好保障,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目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已经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水平日渐提高,专业技术体系日渐完善,在这一利好形势下,施工企业应当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积极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并在实际施工当中逐步推广,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本前提下,建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与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宁.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7):51.
[2]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180-181.
[3]胡涛.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J].中华建设,2018(12):138-139.
[4]樊军.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