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科技领域正在高速的发展中,各个领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将BIM技术运用到电气施工活动中,施工技术人员依据建筑信息模型,找出现阶段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下一步电气施工方案,从而加快电气施工的进程,提高电气施工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过程;BIM技术;应用
引言
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现代建筑对电气专业的要求不断升高,建筑电气设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正常使用。但传统的设计模式与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BIM作为建筑领域最主流的辅助技术之一,在建筑电气专业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1概述
BIM技术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精准度,在电气平面设计以及管线碰撞检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BIM技术是一组特定的工具,它能够信息化平台基础上,详细输入项目各个部件的参数信息,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在共同平台基础上多个设计门类同时展开设计修改,也可以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在多专业配合下形成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设计方案,方便后期工程施工,因此是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参考设计方案。利用BIM技术工具,能够在建筑信息数据中有效实现碰撞检查以及协同作业,同时借助强大的三维模型功能,使得在虚拟三维空间内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进行参数性能的检查,以保证建设方案的准确性。
2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
2.1创建BIM模型(如图一)
综合建筑功能要求与几何模型等建筑物数据信息创建BIM模型,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明确掌握工程信息。创建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数据,是发挥BIM技术可视化等优势特征的重要前提,将施工经济与技术水平、资源供应等信息有效录入模型中,最终放大可视化特征优势。唯有灵活运用BIM技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创建立体模型,才能为各专业人员提供价值信息依据,最终实现施工界面的高效管控。工程量计算是建模重要前提,运用BIM技术创建数据库,发挥自身计算功能,能够实现工程量精确计算。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建设单位对计算工作相对忽视,在缺乏参照物品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经验主观进行工程量计算。而BIM技术能够有效规避这一问题,可在短时间内精确完成计算与模型分析工作,从而提高流程设计质量,确保施工进度。
.png)
图一
2.2优化管线排布格局,降低管线施工难度
利用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虚拟管线模型可以及时发现技术建立三维立体虚拟管线模型可以及时发现不同系统之间管线和设备之间存在的干扰和摩擦,最典型的就是桥架和管线之间产生摩擦。设计师在设计师在BIM网络平台上将网络平台上将电气工程不同专业的模型集结在一起,可以呈现出局部的三维立体施工现场图,按照施工流程逐步寻找和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趁早进行妥善处理,上述摩擦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桥架和管线的标高来妥善解决。BIM技术引用到电气技术引用到电气工程中可以优化管线排布格局,降低管线施工的难度。
2.3确保施工安全
在传统方式下,诸如安全管理、防护措施等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都掺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即管理人员是主要的决策者,而在BIM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综合考虑安全防护、脚手架、工程所需机械设备等多方面需求,形成可行的管理方案,为各环节施工作业提供标准化指导。基于BIM技术创建三维模型,能够给分包管理者提供指导,使其准确判定施工危险源,针对周边区域采取防护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形成防护设施模型,项目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积极学习,全面掌握后再向施工人员传达技术要点。此外,还可以使用到广联达BIM终端软件,当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问题后可及时拍照,将具体问题公示出来,依据实际情况形成整改方案,将处理后的现场拍照并再次上传公示。通过此方式,可提升安全管理效率,达到闭环管理的效果,确保了安全文明管理质量。简言之,安全文明施工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的核心要点,是各环节施工作业有序推进的重要前提,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供支持。
2.4精准标注施工图各项数据,提高施工质量和安装效率
设计师可以利用设计师可以利用BIM网络平台的出图功能网络平台的出图功能,将原有的二维平面设计图和局部三维立体施工图全部导出,新型施工图上明确标记各环节需要排布管线的位置、需要使用管线的尺寸、以及管线标高,,施工人员可以凭借高质量、高精度的设计图直接开工建设。同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调整局部三维立体施工图的内容,提高图纸设计的经济价值。设计师还可以利用师还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视频技术进行施工模拟视频,,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可视化特点完成施工交底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需要按照视频指导步骤进行正确、规范施工即可,无需考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人员通过可视化技术可以明确各管线的连接细节及排列要点,促进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所提升。
2.5三维碰撞检查
在实际的电气工程施工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完善好设计管理工作,只有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以此作为基础避免出现大型构件碰撞的问题,即使出现此类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传统的2D图纸应用过程当中,不能够准确地对系统与个体之间的碰撞问题进行反应,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根据2D图纸做出准确判断,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当中非常容易出现大型构件碰撞的情况。BIM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其可视化等特点来进行三维碰撞的检查,有效解决大型构件的碰撞问题,提高实际施工的质量,优化项目工程的设计,很好地避免了实际施工中一些比较容易出现的失误。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将BIM技术中的3D方案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实际施工进行相应的模拟,更好地提高实际工程的建设质量。
2.6施工模拟
工程动态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随着施工规模增大,施工风险与复杂性随之增强。针对于不可逆的建造顺序,应当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返工等问题,实现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而BIM中4D模拟技术,能够模拟实际施工,整合3D模型能够模拟各资源的运用情况,实现了各施工环节与各部门间的协调性。将模拟技术整合到施工组织方案中,能够实现人力等资源的灵活配置与各工作的有效调节。除此之外,BIM技术具有进度模拟作用,利用仿真模拟技术能够体现出各时间点建筑的三维信息模型,帮助施工单位了解施工进展等情况。
2.7现场施工调度
随着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通过BIM技术来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调度。将BIM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建设中,可以让相关工作人员直接进行三维可视化操作,更加便捷、准确地对实际施工前期阶段进行可行性的检查,根据所得数据对其进行更好的优化,提高电气工程的设计质量,避免在后期的施工阶段中因为设计问题而导致工期延长甚至返工问题的出现。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系统中的模拟技术来实现对实际施工过程的预先设置,这对于发现其中的问题、漏洞等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BIM在建筑电气专业中的优势正日益显现,随着这项技术的深入改进与发展,以及各类深化平台的出现和使用,基于BIM的本地化开发将更加丰富。相信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建筑电气设计水平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相传军.BIM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6):10-11.
[2]周洪儒.关于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丝路视野,2017(20):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