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数量都在不断提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其要求更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房建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对房屋整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此,有必要对房建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理清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问题,明确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房建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
1导言
混凝土质量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具有密切的关联度,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一旦出现质量缺陷,混凝土强度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埋下了重大的质量与安全事故隐患。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当提早预防,将由混凝土质量通病引发的质量、安全事故降到最低点。
2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
2.1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原材料质量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市场上的混凝土施工原材料鱼龙混杂,很多地方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比如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如果在混凝土施工中使用了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必然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质量问题。原材料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购人员责任心不强,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认真鉴别、严格把关;在使用材料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导致劣质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同时商品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质量问题。
2.2混凝土麻面
第一,在模板安装前,模板表表面不光滑,或者存在大量干硬杂物,模板拆除后,就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深深的印记。第二,如果施工企业采用木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对木模板进行浇水作业,使模板与混凝土浆液之间能够深度融合。但是,一些施工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环节,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多,进而出现不光泽的麻面。第三,在刷涂脱模剂时,存在刷涂死角,当模板拆除后,混凝土与没有脱模剂的模板接合面就会粘连到一起,而在混凝土表面留下凹凸不平的麻面。第四,在安装模板时,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导致模板之间出现裂缝,在浇筑混凝土工序中,浆液就会从裂缝中漏出,拆除模板后,裂缝处就会出现不平整的麻面。第五,在振捣工序中,施工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符合标准要求,这样一来,混凝土当中就会存在大量的气泡,当混凝土凝固后,这些气泡就会浮在混凝土表面而出现大小不一的麻点
2.3混凝土漏筋问题
在房建施工实践中,钢筋裸露现象比较普遍,该问题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是比较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在房建施工中应该采取措施,避免钢筋裸露问题的出现。导致房建施工中混凝土出现漏筋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划分成为两类:设计问题,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等都有可能引发漏筋现象;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浇筑前钢筋保护层垫块不达标;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震动棒使用不规范导致“跑筋”以及木工班组护模不及时等;不按施工工序进行施工等都可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2.4裂缝问题
裂缝作为混凝土结构较为常见的一种质量缺陷,常常存在于建筑楼体的外表面,一旦建筑楼体产生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度,而且也会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在选择水泥品种时,忽略了强度等级等指标,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为裂缝的产生埋下导火索。在混凝土拌和阶段,技术人员未遵照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水泥用量、水用量、外加剂用量、砂石用量均与标准要求不符。如果水灰比过大,混凝土表面的毛细管孔隙就会增多,这样就会加快混凝土体积的收缩速度,此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巨大的拉应力,而改变混凝土性状,导致强度下降。另外,施工作业的环境温度与养护时间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各项参数指标。
比如混凝土养生时间以7天为宜,而且在养生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混凝土外表面进行补水作业,尤其在夏天施工时,受到外界高温的影响,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水分迅速蒸发,此时,如果补水不及时,或者补水量不够,混凝土就会出现大量的干缩裂缝。
3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技术
3.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必然无法得到理想的混凝土结构质量。所以要想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首先就要从原材料入手,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水泥、沙、石以及添加剂等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原材料,尤其是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最终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需要检测的指标包括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烧失量等,这些重要的质量指标中如果有其中一项没有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就不能投入施工使用。对于质量不达标的施工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处理。
3.2混凝土麻面防治技术
为了避免出现麻面,在模板安装前,需要对模板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利用清水来清洗模板,以去除硬质的水泥砂浆等杂质,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滑。为了增加模板湿度,使模板与混凝土之间能够深度融合,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对模板进行补水作业,使水分能够充分渗透到模板内部。在安装模板时,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避免在模板拼装过程中出现接缝。在涂刷脱膜剂时,施工人员应当仔细排查每一个涂刷点位,避免漏刷。另外,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振捣过程中,应当逐层振实,当确定混凝土没有气泡产生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3露筋防治技术
首先,施工人员在采用模板前,要对模板进行润湿工作,此外还需要保证钢筋保护层不能太小,必须根据施工要求做相应调整。其次,施工中要避免振动棒接触钢筋的问题,也不能出现踩踏钢筋的现象。最后,要根据实际施工做合理材料配比,这样可以减少因材料体积过大而出现的露筋或是离析现象。
3.4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对于房建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的裂缝问题,施工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防治:对混凝土部分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验,充分考虑混凝土缝隙结构特征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裂缝问题,就需要采取措施对裂缝进行处理,首先需要将裂缝部位的杂质进行彻底清理,然后再利用泥浆对裂缝进行抹平;需要对混凝土浇筑高度进行严格控制,因为当混凝土浇筑高度太高时,可能会出现裂缝问题。总之混凝土高度不利于裂缝的防治工作。但如果混凝土浇筑高度太低,又会对整个房建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高度;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问题,如果裂缝夹层深度相对较小,则可以将裂缝附近比较松散的混凝土结构凿开,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再通过1:2.5的水泥砂浆对凿开部位进行填充处理。
4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时刻存在于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从质量缺陷的产生源头抓起,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为建造高质量建筑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庄飞河.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J].河南建材,2017(06):273-275.
[2]包贤斌.探究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管控策略[J].智能城市,2018,4(15):138-139.
[3]罗万锋.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6(19):103+106.
[4]栗小明.探究加强房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