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302419711014XXXX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项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行明确,确保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使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越来越坚固,进而大幅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是工程建筑的建设基础之一,稳定、强度较高的混凝土结构,能为整体工程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建筑的质量,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保障建筑工程领域的稳定发展。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分为多个环节,各环节内的施工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中对具体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特点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性,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提高了承受自然破坏的能力,同时,混凝土结构可以用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而抵御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可塑性非常好,无需在制造过程中反复工作。根据建筑物建造所需的模型,混凝土结构是各种各样的。混凝土结构可以进一步分为砂岩和水泥材料。此类材料的使用比例可创建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承受高温或低温的影响,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从建筑混凝土结构概述以及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特点等方面对建筑混凝土结构概述及主要特点进行了概述,从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技术以及接缝与切缝施工技术等方面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检查相关设备,确保相关设备没有故障,而且需要对应急方案进行制定,确保在设备发生突发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对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结构整个框架,确保框架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时应该使用按照设计配比所配制的混凝土,以及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如果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存在泌水的情况,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骨料发生下沉的情况,以及减少裂缝的发生率。因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压实混凝土,使混凝土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2.2温控技术探究
混凝土质量会受温度的影响。为保障施工环节中的混凝土温度,应在浇筑前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如将水泥比例减少,添加粉煤灰等,提升结构强度和混凝土密度,促进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此外,在搅拌混合材料中,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度加水,减少因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施工者可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浇筑,且适度降低浇筑厚度。当气候寒冷时,施工者应及时进行保温措施,制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和顺序,降低因温度的骤降而带来的裂缝问题。
2.3运输及泵送技术探究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过长易导致混凝土出现一定的凝固和离析状况,不利于后续施工。施工者需进行混凝土的均匀搅拌,确保质量合格后再投入施工。此外,混凝土的运输应考虑泵送路程、时间等综合因素,保障混凝土材料实际配比有效、科学,合理安排运输路径,尽量避免多次运转,在混凝土出现初凝前按时到达施工现场,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建筑的正常进行。
2.4模板拆除技术探究
在模板拆模工作中,施工者应严格遵循先支后拆和后支先拆的施工顺序,充分考量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时间。此外,施工者应重点考虑混凝土结构中的重点部位及承重部位,先拆非承重性的结构模板,后拆承重性的结构模板。在浇筑环节,需要将承重部位标出,要保障非承重部位结构强度达到2.5MPa。
2.5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还需要养护混凝土确保通过养护的方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行强化,不断对混凝土的自约束应力进行减弱,确保混凝土在面对较高的应力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完好。混凝土的养护就是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养护材料,例如稻草等,以及需要定期检查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的具体情况,使用相应的拆除方案,将混凝土的养护层拆除。
2.6接缝与切缝施工技术
有关建筑单位应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工作能力,在接缝和切缝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求。首先,相关人员应根据特定的现场设计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条件,并确保项目设计的整体质量符合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其次,有必要使用合适的切割装置进行切缝施工,同时,接缝要使用全新的混凝土,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实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3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3.1合理配比
一般我们在配比混凝土的时候,首先一定认真检测混凝土不同材料其所具有的质量,确保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而且要先进行当场的试验,在有理论的支撑后,确保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及外添加剂,加强了其的配制的效果,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从今以后的土木工程建筑的应用水平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为了减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离析可能性,有必要控制混合时间,为提高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有效的屏障,避免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不稳定应用。
3.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强调施工现场的管理。除了对现场工作效率的督促外,还要对房建中参与建设的施工人员做要求。在房建施工中,需要健全施工人员的各种意识,特别是安全意识,要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对现场的设备进行检查,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不会出现危害施工人员安全的问题。其次还要对施工的质量做严格的管理要求,比如在要根据不同建筑的要求来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不同要求的配比规定来进行搅拌,对施工团队整体要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制度,针对施工完成后的验收阶段也要做出严格的要求,以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
3.3提升施工企业工程施工质量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质量意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的重要观念,如果企业的质量意识没有进行有效的转化,那么企业进行各项监督管理便很难落实到位。所以当前建筑企业应设立质量责任制度,确保责任到人,施工人员都需参与,并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降低安全隐患。
结语
对建筑工程而言,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对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选择适合现场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加强工作人员对混凝土结构技术的了解,使施工技术更加合理化,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要求,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维学,李维维.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智能城市,2019(9).
[2]丁健.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14).
[3]刘国清,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建材与装饰,2019(51).
[4]罗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10).
[5]李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建材与装饰,2019(30).
[6]李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江西建材,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