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事故引起的不必要的施工成本的花费,因此在企业建设工程中,有效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建筑建设效率的同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通常都较为大型,属于系统化工程项目,工序非常复杂,施工工期也较长,在施工现场当中会因为各种突发情况的产生,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倘若无法及时使用合理方式进行管控,会使施工周期延长,更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也会不达标,对于建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来讲非常不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当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会涉及到很多内容,其中包含成本、安全、物料、施工方案等的管理,要求管理工作者严格落实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强化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对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点因素的爆发,都可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效果。在复杂的建筑环境中,如果缺少施工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缺乏工作上的限制,那么许多施工技术的落实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施工现场工序众多,通过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避免工序之间发生冲突或者出现窝工的情况;在施工现场,存在许多的危险因素,很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安全管理作为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可以减少危险因素的爆发几率,提升施工的安全性。通过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可以在工程项目的品质、进度、资金和安全上实现全方位的提升,对于建筑企业乃至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建筑工程领域必须要完成的改革任务。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分析
2.1建筑设施和材料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中材料选择对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材料如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势必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目前,在我国建筑材料的把控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建筑材料种类比较复杂,想要找到合适的高质量的且价格合理环保的材料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即使找到合适的生产厂家也不能对所有材料的质量进行保证,目前市场上不守诚信的企业太多,即使不全部作假也存在材料制作偷工减料的现象。建筑设施的选择主要受企业的资金投入影响,很多中小企业设施还是不够先进且非常老旧,安全和效率都无法得到保障。
2.2建筑施工人员存在的技术缺陷
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中对人员数量的庞大需求,导致一些外来人员在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前,未经过专业的建筑知识的培训,或者是只进行了简单的一些系统培训。不能对建筑设备的相关知识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致使故障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大大减小工作效率,不能使工程建筑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工程建筑的管理人员带着庞大的心脏看待安全问题,导致一些低素质行为的频繁发生,在无疑中增加了建筑工作的安全风险,造成建筑质量问题的产生。
2.3企业监管制度的缺失
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在不同的企业现状不同,在国内有制度比较好的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是比较欠缺的。
主要原因还是各企业的基础不同,每个企业现存的管理制度不同,管理经验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素质也不尽相同,此外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与落实程度也不同,再加上所承包工程的环境不同都会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积累与管理制度的制定产生影响。监管的力度不足在目前项目施工管理中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高素质的监管人员比较欠缺,很多企业在施工前期的准备,以及施工的具体进行中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对工程的质量完成起到很大的威胁。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3.1注重建材选择,完善现场监管
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对此相关的采购人员应该对工程的建设目标进行明确,对是施工的各个环节有所了解,了解施工的建材要求,在对建材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另外在现场施工中也需要注意现场的监管问题,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目前监管机制中出现的漏洞进行封堵,从制度上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对于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的流向,以及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效率性,以及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3.2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施工技术,这些技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不仅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品质和施工速度,还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开展中,一定要尽职尽责,与技术人员一起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施工技术可以得到充分的落实,如果出现技术性问题,要及时的指出,纠正工作人员的技术性错误。为了提升施工效果,管理人员要协同技术人员,在施工开展之前,把各种施工技术进行展示,保证工作人员都可以充分的掌握这些技术,并且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正式进入到工作岗位,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影响工程项目的品质。
3.3完善企业管理与监督制度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中对建筑施工相关理论知识比较熟知的人员还是比较稀缺的,很多管理人员都比较墨守成规,缺乏相关专业的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并且缺乏对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把握能力,导致管理制度的制定理论与实际不符,缺乏可施行性,无法在具体落实时发挥其最大作用。企业有必要引进相关的专业的管理人才,并通过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学习,对施工大环境和施工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的把握,改善与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增强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制定能更好的让工程有序实施,而设立科学系统的监督体系能够保障制度的具体施行,更好的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机制得到高效的运行,同时系统而有组织的监督机构的设立对工程的质量更能提供很好的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来讲,管理建筑现场的效果除了直接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品质之外,还会决定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工期,以及所有施工成本。所以,建筑现场有关管理人员应该增强个人的管理责任认识,加大建筑现场的管理力度,优化管理工作内容,以保证能够明显提升建筑企业的总体管理能力,继而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冷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J].低碳世界,2017,174(36):245-246.
[2]杜汶波.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380(14):95-96.
[3]郭武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18(7):37-38.
[4]朱永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研究[J].门窗,2019(20):59.
[5]方正灯.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门窗,2019(1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