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 安徽蚌埠 233050
摘要: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各个学校一定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推广,从而使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在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进行贯彻和执行时,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需要一起努力,对学生的诉求进行重点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性进行全面关注,从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更新;管理理念;教学质量
引言
现阶段,我国很多学校在教学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教学水平与质量低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紧密贴近学生的要求与个性,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应遵循的原则
(一)内容上的人性化
第一,内容全面、知识贯通。人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从最初的路线规划、设计到最终的施工组织编制,将整个设计过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在各个阶段均考查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容比较全面,同时各个阶段的训练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第二,减轻学生负担。人性化的质量管理,是指基于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与需求,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以促使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前提。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减少知识重复率,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管理上的人性化
第一,彰显公允性。贯通式的质量管理采用分阶段考核的评价体系,不同阶段设置不同权重的考核能力指标。各阶段的考核均由班组内的全体老师集体考评,学生的成绩由各位老师的平均值决定,而不是传统考核中的“指导教师决定制”。这就能有效避免不同的指导老师打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能更加地彰显公允性。
第二,加强过程管控。贯通式教学将全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布置不同任务、指定不同能力指标,这样能够有效地加强过程管控,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拖沓现象,进而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第三,强调全程指导。在贯通式的质量管理体系下,每个班组都由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老师共同组成,所有老师全程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学生可以及时地解决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加快设计进程。
第四,明确师生权责。在贯通式教学指导中,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名责任老师来全程督促其设计进度,责任老师负责协调学生与专业辅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当学生遇到棘手的专业课问题而责任老师无法解决时,应主动帮助学生联系其他专业老师为学生解答疑惑,这样就明确了多名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义务、责任和权利。
二、现阶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成绩
现阶段,很多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将成绩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对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成绩进行了高度的关注,但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中唯成绩论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学校在开展日常工作时,没有对学生的专注力、创造力和好奇心进行科学的培养,这就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受成绩论的影响,学生每天会做大量的习题,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从社会到家庭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过度的关注。教师在开展工作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只关注学生的主科成绩。
(二)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学校的规章度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一直沿用过去陈旧的规章制度,无法做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学校的奖惩制度一直沿用过去陈旧落后的制度,过于古板,严重缺乏创新。再加上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多数都是领导制定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没有得到全体教职工的一致认可。旧的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教学质量与水平低下。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进行评定时,工作形式比较简单,严重缺乏针对性,取得效果比较差。陈旧的规章制度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执行的奖惩制度过于古板,灵活性较差,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形成对彼此的信任,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单一化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的创新和变革,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从而使整个教育工作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三、更新教学管理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第一,倡导“多元化”教学,着力提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在实际教育阶段,教学内容更为专一、有针对性,接收对象以青年人为主,所以就不能一味地应用传统讲授式教学,而是要合理地启动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形式改革,鼓励授课教师多采用新教学形式,比如启发式讲授、探究式讨论,亦或是互动式交流等都更贴近青年人心理特点的授课方式,借此激发学生兴趣,让青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抬起头、自动坐到前排位置并积极提问,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第二,推进“教室革命”,统筹规划灵活多变的组合教室、移动网络互动教室等类型的智慧教室建设,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小班化、面对面和点对点”;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试行线上课堂教师助课制度。
第三,课堂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学校教学的直接目标就是培养为社会所需的各种高级人才,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市场对学生的认可度。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发展,在教学管理中应树立起就业理念,增强课堂教学的专一性,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的高效开展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全面落实。教师在校领导和学生之间发挥着纽带的作用,教师是领导命令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领导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汇报者。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就需要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欲望。其次,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如兴趣、特长、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家庭背景等,然后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课堂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还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既要继续沿用传统教学中的优秀经验与方法,然后创建新的思维模式,促使课堂教学突破时空限制,超越课本与课堂。更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探究能力,形成建立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其次,建立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做到两个合理:合理解读教材,对教材做出适度的加工和改造,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不断充实前沿的教学内容,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形成适用性强的新形态教科书;合理解读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寻求素质教育在课堂的正确途径。
结语:综上所述,教学质量管理涉及面较广,绝不是简单的适应性工作,它与师生紧密相关,是一项需要不断面临新问题、寻找新路径的创新工作,所以,必须面向教学前线,在多方面不断创新,并借鉴新型理念,才能与时俱进,将“管理即服务”、“以人为本”等理念渗透进教学管理工作中,才能取得预想中的管理效果,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燕,李安莲,刘政鑫,宋英,王丽娜.更新管理理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66-67.
[2]赵月罗,杨丽霞,陈桂华.更新管理理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辽宁教育研究,2018(0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