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 孙俊功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孙俊功 薛红
[导读] 摘要: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市政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效果,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市政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身份证号码:37152319900621XXXX;身份证号码:37158119921113XXXX
        摘要: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市政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效果,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市政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施工技术作为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样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就目前而言,传统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创新。本文结合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立足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对施工技术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创新策略
        1.市政土木工程项目中的主要施工技术
        大量市政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涌现,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都是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而来,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市政土木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1基础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是市政土木工程项目中一大主要施工技术,而基础施工技术以桩基础最为常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承载形态分为摩擦型桩与端承型桩,而其成桩方法又分为挤土桩、非挤土桩和部分挤土桩。在基础施工中,由于地基基础上的差异,施工方案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同时,所选用的桩型也多种多样。在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于市政土木工程时,除了要对每个桩所具有的承载能力进行考虑以外,既要保障其施工质量,更要对群桩基础予以充分考虑,防止在基础施工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1.2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依据其浇筑特点,主要包括两种施工方法:一是预制混凝土施工方法,该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性能优越,而且成本低廉,深受工程人员的青睐,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二是现浇法,该方法应用范围广泛,施工方法也最为成熟,可有效保障市政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可结合不同施工条件予以灵活应用。
        1.3钢结构施工技术
        市政土木工程中还经常应用钢结构施工技术,该技术也是主要施工技术之一。在钢结构施工中,需要对各类构件进行有序的吊装作业。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之前,考虑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及安全,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场地清理、施工材料进场、施工设备安全检验等。当钢构件进入施工现场时,工程人员需要对钢件的放置场地进行妥善安排,并将木枕当作支撑,以确保其能够在对应的起吊位置处安放,这样可避免二次运输。在开展钢结构构件的吊装作业时,施工人员需依据钢结构构件类别及施工顺序来进行编号,同时,审查其安放位置是否正确,并且还要确保钢构件在安装时表面清洁。
        对于一些需要焊接的钢结构,在焊接作业之前需检查其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并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避免焊接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在连接各个钢结构构件时,其焊接或栓接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操作,并且还要确保其连接位置准确,防止连接不当而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深基坑支挡技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深基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土木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就目前而言,深基坑支挡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支挡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化,即在市政土木工程中,将临时性的支挡桩、永久柱体以及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的墙壁融为一体,在满足支挡和承重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二是桩-桩-锚支挡体系,其基本原理,是以灌注桩加上预应力锚杆体系,配合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进行施工,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开挖难度大、坑壁岩石渗透性大的市政土木工程中。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施工难度大,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效率,需要合理进选择和使用;三是旋挖技术,主要是应用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缓解,可以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成孔的质量和效果。
        2.2新型预应力技术
        新型预应力技术体系中,体外预应力是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推动了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就目前来看,新型预应力技术在市政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是将分布在混凝土截面内和截面外的预应力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使得土木工程中的预应力有着一定程度的增大。在土木工程中,孔、道、管都处于建筑主体结构外,在长期的摩擦作用下,预应力会逐渐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对土木工程的相应部位进行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运用体外预应力。一般情况下,体外预应力在特种结构、市政道路以及大跨度的土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在首先将预应力筋布设在混凝土截面上,然后对钢筋进行预应力的张拉。新型预应力技术可以分为粘接预应力体系和无粘接预应力体系两种,前者产生的摩擦力较小,方便进行后期的施工维护,后者的施工更加简单,操作便捷,摩擦损失较小,而且能够实现单根张拉施工。可以看出,相比较传统预应力体系,新型预应力技术的优点更加明显,能够在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的安全性,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土木工程的各种要求。
        3.市政土木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下,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可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带动,推进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随着许多先进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使得市政工程施工具备了良好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基础。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市政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其生产模式正日益优化。其次,在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市政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就目前来看,市政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搭设脚手架,还是制作工程构件,都可采取自动化工业流水线来完成,从而使工程施工变得更加标准化,大幅提升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对于市政土木工程项目来说,工程造价对其项目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项目造价,需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通过更多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来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使各类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而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施工技术的持续创新,在加快项目施工速度的同时,使施工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智能化。
        结语
        市政土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的内容重要,而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主梁,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对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在充分满足现代化建筑发展的前提下,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持续创新,明确其发展趋势,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确保土木工程的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
        [1]瞿春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88-89.
        [2]孙海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初探[J].四川建材,2013,39(3):210,212.
        [3]王斌,张宏博.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