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建议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刘月林
[导读] 摘要:在国有企业党务工作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会对党务工作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只有组建具有较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在国有企业党务工作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会对党务工作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只有组建具有较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干部队伍;职责;建设
        1 当前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对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更高要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挑战。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政治能力不足
        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国有企业对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落实不到位,企业党组织发挥力量不够,重业务轻党建,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两张皮”,基层党组织出现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现象。有些国有企业政治建设不够,干部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不足,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分析研究和贯彻落实不够。部分国有企业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与新时代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对落实党在国有企业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不够,企业党建水平和质量不高。在干部选拔和使用中,对党性修养的考察过于简单,不能真正评价干部的党性、品德与作风。
        1.2 新领域专业干部不足
        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国有企业干部对新领域、新专业的掌握理解不深,专业能力与岗位配备性不强,专业知识老化,造成对企业的驾驭管控能力不足、岗位履职能力不够。有些干部学习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甚至一些干部不会用互联网、不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影响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管理提升。
        1.3 选人用人创新不够
        由于长期的体制惯性,国有企业干部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路径依赖,导致身份亦官亦商、收入待遇就高不就低的“两头占”现象。在企业内部选拔中,依然采取行政化选拔使用和管理方式,出现以人定岗、论资排辈、排队提拔等现象。在选人用人没有进行很好的分层分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岗位,往往都是按统一的流程标准进行。在市场化选才过程中,过于注重应聘人员的经历和学历,对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核不够,导致市场化招聘的部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
        1.4 激励机制不活
        国有企业干部的人性特征中具有明显的复杂人现象,是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和自我实现人等人性特征在不同情境、不同年龄中表现出的不同权重的组合。而在日常管理和考核中,很多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过于简单粗放,造成大多数干部“吃大锅饭”,甚至“干好干坏一个样”,薪酬和业绩不匹配,直接或间接影响部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发挥好干部的能力和潜力,造成企业现有人才资源浪费和外部人才引进困难。大部分竞争激烈行业的高级人才对薪酬的要求高,人才流动性强,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其需要。
        1.5 干部队伍不平衡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薪酬待遇不平衡等原因,造成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引人难、留人难现象依然突出,尤其 80 后、90 后年轻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更加突出。在同一地区,由于企业的效益和薪酬不同,干部人才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越是困难企业越是留不住人才,出现企业管理和经营越加困难的恶性循环。特别是艰苦地区、高海拔地区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年轻干部严重不足,专业化人才引进不够,部分国有企业干部断层现象严重,部分岗位甚至出现无人可选、无人可用的现象,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建议
        2.1 建设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优化新时期政工干部队伍素养在新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必须要进行进一步完善,为了保证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首先必须要对政工干部人员队伍的能力与意识进行优化,不但要让政工干部掌握党建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理论,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包括政治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逻辑学、人才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知识。内部的政工干部,如果要达成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语言、心灵及情感相通,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得到更加理想的成果,就必须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政工人员素养提升的要点,以保证真正起到素养强化的作用。
        2.2 选拔培养的新机制,要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拔机制对于政工队伍建设来说,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是重要的基础。为了选出作风良好的优秀政工人员,企业必须要首先成为伯乐,而对于政工人员的筛选则如同选择千里马。而一名政工人员能否成为千里马,决定性的条件之一,便是其政治素质基础,能否保证意志坚定、方向不动摇,能否牢记宗旨,能否永远与党和人民共同进步发展。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优秀的政工人员,必须是要具备政治工作所要具备的真才实学,要确保自身的基础扎实,才能踏实做好本职工作。除此之外,作为政工人员,也必须要有勤恳踏实的作风,有创新精神,做实事,说实话,才能获得信任。此外要有优秀的个人品质、健康的身心、充沛的情感,体现出对于本职工作的热情与决心,这样才能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更强的能力,千里马是国企发展的强大助力,有了千里马,国企才能一路前行,走的更远。最后还要确保政工人员具备自身的高效、实效学习方法,具备对于新事物的了解欲望,这样才能真正在工作中有良好的表现。
        2.3 要有针对性的配备政工人员
        政工人员的配备,是决定着队伍质量的一项关键要素。为保证政工质量,对于政工人员的配备,必须要严格贯彻执行有关规定去完成,只有遵循高效、精干、协调的原则,去对企业专职政工人员做好配备,这有利于推动企业经营与生产体系的改革,从企业和人员需求出发进行安排,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稳定运作,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型企业、党员与员工较多的中型企业以及党政相关工作机构。内部部门原则上可以划分为组织、宣传、办公室等若干部门,中小型的企业可以设置综合性的党政工作部门,对于专职政工人员的人员限额可适当调低,内部应实行合理分工,一般情况下,党政部门并不与行政部门联合。特殊行业的企业及下属企业。则可适当提升专职政工干部的比例。
        2.4 拓展思想建设范围
        政工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是由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以及在我党体系当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企业是由人构成的有机整体,有人便有思想上的矛盾。所以企业当中的每个员工,都是开展思政工作的对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平等的面向企业当中每个人,才能体现出公平性。为了做好思政工作,提升工作质量,首先必须要更加重视对于专职政工队伍的优化。其次是要建立起具备思政工作能力的行政干部队伍。再次是要进一步将政工队伍建设渗透到群众当中,必须要发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从不同层次开展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换言之是对于政工队伍的全员化建设,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政工网络体系。一言蔽之,在新的发展时期,国企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进一步强化而不能弱化,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精干的政工干部队伍,是必然需求,只有狠抓政工,肃清队伍作风纪。重视效率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随着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工工作效率才能得以提升,得到更理想的工作成果,体现企业对于政工工作的重视。
        3 结语
        国企干部队伍的建设,对于国企未来的发展来说,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新时代发展趋势下,随着企业竞争愈发激烈,只有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与优化,才能保证内部人员队伍的向心力,进而保证政工工作的成果满足预期要求,因此文章针对性给出了相关建议,以此为后续工作的优化指出方向。
        参考文献:
        [1]周丽玲.浅谈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J]改革与开放,2011
        [2]王虎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假设融合之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3
        [3]都伟.企业思想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共进[J]现代企业教育,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