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珂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趋势。
        华润普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趋势。在电动汽车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也要不断的加强,这样才能为电动汽车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以公用充电站和专用充电站建设为例,对某市的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可行性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可行性分析
        引言
        当前,针对电动汽车而言,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充电问题一直制约着电动汽车的推行和发展,要想使电动汽车能够实现大面积的推行和大规模的应用,就需要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针对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和网络进行有效构建,充分确保电动汽车能够及时有效的供电,以此使其续驶里程进一步延长。因此,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其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这是至关重要的。
        1电动汽车充电站类型及服务对象分析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而言,有针对性的结合服务车辆类型的差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公共充电站和专用充电站。运行模式的不同,所要求的电动汽车续驾能力和充电时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充电站类型和充电机功率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在白天出行的是公务车,私家车,时间比较短,行驶的里程相对来说比较有限,而在夜间停在停车场的时候,充电时间比较足够,通常情况下是以家庭单位自建的公共充电站为基础,为其提供相对应的供电服务。针对出租车而言,全天24小时运营,所涉及的充电时间十分有限,通常情况下要把公共充电站快速充电作为服务内容,针对公交、环卫、邮政等具备社会公共服务性质的用车,他们的行驶路线比较固定,行驶里程也有固定性特征,所以通常情况下要把专用的充电站作为基础对其进行供电服务。
        2 建设方案分析
        2.1 充电系统
        公共充电站从根本上来讲是没有固定服务车辆的充电站,因此,要从根本上有效适应进入到市场之后的相关电压等级的充电需求。当前的电动汽车有着多种类型的电压等级,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而言,要配备相应的充电机,就需要确保配置方案更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充电机有效功率和充电时间满足相应的标准,以此使充电站的多重效益得到有效实现。针对具体的充电系统配置方案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方案一:针对充电机要选择同一规格的,保证充电机的功率维持在60kW,使充电电压控制在300~750V,使其最大充电电流为 80A。假如充电机对比亚迪 E5 充电,充电电压为 680V,有效充电功为 54.4kW;假如对北汽福田 EV200 充电,充电电压为 380V,有效充电功只有 30.8kW。由此也可以充分看出,充电电压如果越低的话,所呈现出的有效充电功率也会变得越低,如果充电时间越长,其变压器的负载就会越轻。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当前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过程中,绝大多数都应用该方案。
        2)方案二:在建设过程中应用多种类型的充电机,通常情况下一种规格对应一种车型,或者与充电参数类似的几种车型进行充电。现阶段,因为电动汽车有着特别多的种类,通常情况下很难选择相对应的充电器。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人为的充电调度和管理,而这样的方案会使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加。
        3)方案三:如果运用最大的充电电压和最大的充电电流多档可调的充电机,即便是变电功率保持不变,也要进一步选择不同档的充电压,使其和相对应的不同充电电流进行匹配。充电机功率是 60kW 充电电压为 300~500V,500~750V,最大充电电流为 120A、80A。假如对比亚迪 E5 充电,充电电压 为 680V,最大充电电流为 80A 有效充电功为 54.4kW;假如对北汽福田 EV200充电,充电电压为 380V,最大充电电流为 120A,有效充电功也有46.2kW。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充电电电压低的有效充电功率得以有效的提升。

如果专用的充电站是固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结合具体车辆的电池容量、充电电压、充电速率等相关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对应的充电机额定功率以及电流电压等等,并且确保相关内容与充电机额定功率能够保持同步,这样才能呈现出应有的效能和作用,使专用充电站的投资效益更有效的提升。充电机的最大充电电压在确定的时候,要进一步结合电动汽车的电池属性,以及具体的电池单体串联数量。根据电动汽车电池的容量和充电速度以及供电 能力和设备性价比,在电池BMS 系统能够有效允许的情况下,要在充分确保充电安全稳定的前提之下,进一步有效明确最大化的充电电流,针对充电机最大输出电流而言,要尽可能有效选择大于等于 Ir 的数值,以此进一步有效明确充电机最大充电电流。为了更有效的推进后续的应用,使这两种充电站的经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要充分比较相关内容,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2.2 供配电系统分析
        针对供配电系统而言,所涉及的组成部分主要有配电变压器、开关柜及进出电缆等一系列相关内容,配电变压器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建设规模起到决定作用。配电变压器供电负荷主要来源于充电机及站用电。
        2.3 监控系统分析
        针对监控系统而言,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充电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及计量系统。
        1)直流充电桩内配置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具有数据采集、控制调节、数据处理与存储和记事记录等一系列相关功能,它能够及时有效的把相关数据向车联网上进行传送,然后进一步有效接收车联网平台下达的控制命令。2)安防监控系统。这个系统所涉及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摄像头、硬盘录像机等相关装置。安防监控系统可以不间断的全天候监测站内的充电区域的具体情况。3)计量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电网关口计量、充电计量。网关口计量采用高压侧计量,在 10kV 母线上进行有效设置;充电计量在直流充电桩的输出侧配置直流智能电表。
        2.4 通信系统分析
        针对通信系统而言,要采用内置的方法,在充电桩内部的认证计费模块或交换机上进行有效设置,然后进一步利用无线通信或者光纤通信的方式与车联网平台进行有效的连接。
        2.5 电动汽车充电站土建布置分析
        为了充分确保电动汽车能够自由地进出,要把车辆的停放和进车站作为基本规程,针对充电站区域分成相对应的功能区,使其进一步细化,可以有效分成充电车位、设备区、站区道路等一系列相关部分。在具体的设备区域内要设置相对应的充电车位,然后确保设备区和充电车位之间的间距保持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超过50m。
        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讨,我们能够有效看出,当前电动汽车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对此,需要着重做好电动汽车的充电站建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针对充电站建设的各项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并且针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量,提出切实可行的可行性报告,结合相应的参数配备与之相对应的配电变压器等等,考虑到市场各类因素,以此使充电站建设投资效益得到显著提升,更有效的融入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和力量,使充电站建设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从而充分确保电动汽车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GB 50966—201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S].
        [2]许璐,袁越,王敏,等.含电动汽充电的配电网谐波潮流计算[J].现代电力,2014,31(2):21-26.
        [3]GB/T 31466—2015.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S].
        [4]章桐,贾永轩.电动汽车技术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刘振亚.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6]许少伦,严正,冯冬涵,等.基于多智能体的电动汽车充电协同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34(11):7-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