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露天设备维修中心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企业发展必须要以安全为前提,企业安全生产不仅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还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煤矿企业在努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煤矿矿长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认真研究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内涵,厘清各层级的安全职责,以上率下层层抓落实,各级员工应主动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在企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只有这样煤矿企业才能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引言
煤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其地位处于长期稳固的状态。然而,煤矿工业中经常发生的安全问题给该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重视煤矿工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加大管理力度。
1安全责任主要内容
1.1安全管理机构
按照《安全生产法》第21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规定,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由矿长担任,委员会副主任由副矿长、总工程师担任,各职能部门和区队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安委会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主任、副主任和成员的职责。安委会下设办公室,一般设在安全通防部,办公室主任由安全通防部主任兼任。
1.2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
安全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生产现场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关键也是在于风险的管控和隐患的排查。煤矿企业应积极推动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地,层层抓落实,细致辨识各个岗位的安全风险,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按照风险等级日常管控落实到人,按照计划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治理并复查销号,形成隐患的闭环管理,坚持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挺在事故前面。
2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部门对“安全第一”思想认知不够
煤矿行业,虽然是一个关乎民生和国家发展的能源行业,但也是一个基本的盈利行业。从业人员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有一些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人员经常会通过牺牲安全管理来实现最终的利益交换。安全管理和安全设备的购买都是需要资金和成本的,会对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有一些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管理,甚至将本应用于安全管理的资金用于自身。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的认知程度不高,以利益第一为基本理念,没有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是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问题。
2.2员工缺少基本的安全培训,没有安全意识
煤矿行业中的从业人员,大都从事的为体力劳动,缺少基本的文化素质教育,从事煤矿行业这个高危职业,也是利益驱使,为了基本生计。所以,在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文化程度低,管理意识薄弱,不听从指挥和安排的人员,这些人员对基本的管理制度十分不熟悉,也不了解缺乏安全管理可能导致的后果,导致管理实施不到位,管理部门投入了基本的管理运营资金,却得不到一个合理的回报。这些工人经常只重视工作的经济效益和自身的完成工时,不在乎工作的质量和自身的安全。同时,煤矿行业的工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工作单位不稳定,经常都为临时员工,这也对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2.3引起事故的因素繁多
煤矿行业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都十分复杂,在进行工作和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复杂,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也较多,比如说在地下可能形成缺氧环境,造成员工中毒,同时也可能存在地质结构不牢靠引起的煤矿塌方,另外还有一些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也会引起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复杂的条件和多方面的原因都会让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很难开展和进行。
3安全责任落实举措
3.1安全规章制度
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有据可依,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依据与手段。煤矿矿长是企业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矿长必须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矿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细化安全管理岗位以及各生产岗位的安全职责,制定符合本矿实际的相关规章制度。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综合性的规章制度,例如安全资金使用规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规定等;人员管理制度,如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如定期检修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环境管理制度,如安全标示的管理规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3.2全面开展、落实“一通三防”煤矿生产技术管理
在整个煤炭开展的过程,任何环节的操作都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面临的未执行风险也较大,为了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煤矿企业必须主动积极的落实“一通三防”管理模式,所谓“一通三防”其实就是在开展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也有效的方法充分通风,同时做好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的工作。其中在设计通风技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将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置,以保证矿井下工作人员呼吸所用氧气量的同时,提高通气质量。另外在设计通风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进风井和回风井长期操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保证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以顺利开展相应的管理和检查。项目工作人员还需要对通风方案的效果和结构进行实时有效的检查,继而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另外,为了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必须根据矿井实际特点,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营救和逃生方案,旨在应对井下突发状况,将损失降到最低。在设计三方项目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火灾事故意识,将项目的重点工作放在瓦斯,煤尘的含量检测上,为了客观评估火灾危害,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火灾演戏应对瓦斯爆炸,煤尘燃烧是十分有必要的。
3.3监督考核
考核是检验一切成果的必要手段,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尤其需要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煤矿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用以监督整个矿井的安全工作,并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要追究相应人员的安全责任。安全监管机构首先要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落实情况,是否组织制定详细的安全责任制度;其次监督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是否明确清晰,是否存在职责交叉地带;最后监督在具体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过程中从业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考核各岗位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的表现。对因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发生的事故,应严肃处理相应责任人,并加大处罚力度,让从业人员意识到安全责任制不只是一句口号。
结束语
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安全的要求和重视程度也就越高,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人。在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问题上,必须从加强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做到加强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对煤矿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同时也要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做到煤矿行业的安全作业,实现煤矿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世英.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2):153.
[2]陆鹏.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93.
[3]王文博.新常态下煤矿安全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56-57.
[4]刘伟,刘晨君.我国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8,38(05):51-57.
[5]韩鹏.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煤,2018,27(0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