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各种形式的高层建筑随之拔地而起,建筑的外形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为施工特别是施工安全防护带来困难。建筑行业发生因脚手架倒塌而导致重大群死群伤的事故多起,脚手架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笔者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悬挑式脚手架的安全技术管理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管理
1悬挑式脚手架的结构特点
悬挑式脚手架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每段搭设高度不得大于24m。悬挑式脚手架的全部荷载都最终通过悬挑结构传递给建筑结构,因此,悬挑式脚手架的关键是悬挑结构,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能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以将脚手架的荷载安全地传递给建筑结构。悬挑架依附的建筑结构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不得依附在砖混结构或石结构上。悬挑架的支承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钢管;其节点应螺栓联结或焊接,不得釆用扣件连接。
悬挑式脚手架一般两种:一种是每层一挑,将立杆底部顶在楼板、梁或墙体等建筑部位,向外倾斜固定后,在其上部搭设横杆、铺脚手板形成施工层,施工一个层高,待转入上层后,再重新搭设脚手架,提供上一层施工;另外一种是多层悬挑,将全高的脚手架分成若干段,每段搭设高度不超过25m,利用悬挑梁或悬挑架作脚手架基础分段悬挑分段搭设脚手架,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搭设超过50m以上的脚手架。
根据悬挑结构的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斜拉式和下撑式两类。斜拉式是在由建筑结构伸出的型钢挑梁端部加钢丝绳斜拉,钢丝绳另一端固定到预埋在建筑结构内的吊环上;下撑式是在挑梁端部下面加一斜杆支撑。两类悬挑结构在实际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从受力及使用上各有特点:斜拉式悬挑结构的承载能力是由受拉钢丝绳控制的,而下撑式悬挑结构的承载能力是由下撑杆的受压稳定性控制,故在挑梁所耗用的材料以及制作、安拆的用工方面,斜拉式都低于下撑式,即受力形式更合理,能充分发挥组成悬挑结构的材料自身的性能;但在使用上,斜拉式不如下撑式方便。
2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悬挑式脚手架未来的安全走向,因此首先要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在设计施工时要根据实际的建筑需要选择合适的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方案,再经过精确的计算绘制出施工操作图。在制定悬挑式脚手架施工方案时,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来考虑,除了选择悬挑梁架的材料和搭配方法,验算出悬挑梁的刚度、强度和抗倾覆,考虑与建筑结构和脚手架立杆如何正确连接,还包括依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作业环境等各方面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注意事项以及应对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2.2悬挑式脚手架容易出现的几个安全问题
2.2.1悬挑梁的选择和固定
悬挑梁的材料与型号选择要经过严格的计算,检验它是否符合设计计算的要求,切不可随意选择。一般说来,悬挑梁要采用工字钢支材料,因为它是双轴对称型钢材料,钢梁的截面高度也符合标准,性能安全可靠。在固定时,要用14mm以上的粗钢丝绳吊拉卸荷悬挑钢梁的前端,使之与建筑结构连接,再采用锚固螺栓直径大于16mm的双螺母固定住大于两道的预埋U型螺拴和压板,与此同时要保证悬挑梁连接时有1.25倍以上的外挑长度。总的来说,悬挑梁的材料选择要坚固,固定方法要牢固。
2.2.2脚手架立杆与悬挑梁的连接
其实在现场施工中,大部分的施工项目和单位并没有按照国家建筑施工安全检査标准的规定来将脚手架立杆与底座绑扫固定,而是偷工减料,仅仅用短管焊成悬挑梁上的立杆底座,并简单的将底座的钢筋插入立杆,就算完成了与悬挑梁的连接。因此这里面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都知道焊接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决定着脚手架的安全,要想保证高质量的底座焊接,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技术人员在焊接底座时确保短管的直径大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二是监管人员要加强监管验收工作,控制底座的安全符合标准。
2.2.3悬挑式脚手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和连接件间距
连墙件是悬挑式脚手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悬挑式脚手架与建筑结构的承接面,因此对连墙件的连接要求非常之严。首先,施工人员要确保它与主节点的距离在300mm之内。其次,在设置连墙件时,要掌握先后顺序:从底部第一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并且要采用安全可靠的手段帮助完成高质量的设置。最后,对于连墙件的材料选择非常严苛,要选用刚性构件材料,绝对不能使用软性构件,否则容易滋生安全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连墙杆最好与主题结构垂直连接,至于连墙件的间距,与一般的落地式脚手架的规定一样:垂直小于二步,水平小于三跨。
2.2.4悬挑式脚手架的卸荷与剪刀撑设置
悬挑式脚手架的卸荷应该事先做好专门的卸荷计算。对于一些需要断开或通道开口处的特殊部位,如:架体与塔吊、架体立面转角处、卸料平台等更加需要重点核算。在卸荷工作完成以后,就是悬挑式脚手架的剪刀撑设置了。剪刀撑的设置区域主要是在悬挑式脚手架的外侧,沿着脚手架的立面均匀的设置剪刀撑即可。对剪刀撑的数量设置和夹角幅度大小的要求是必须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比如说,剪刀撑经过的悬挑梁立杆数要在6根左右,其次,剪刀撑与剪刀撑的间距应该在5cm左右,除此之外,剪刀撑的水平夹角要在50°左右。只有全部符合了这些条件的剪刀撑才是合格的剪刀撑设置。
2.2.5架体防护及层间防护
悬挑式脚手架固定完成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完成最后一步:架体防护和层间防护,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工人意外摔落的可能性。在对脚手架进行防护时,要在这两个区域进行重点防护,一个是在作业层的外侧,要设置一些挡板来保护人、物的安全,如安装一些防护栏杆和挡脚板,而且要用密目网来遮挡防护栏杆和挡脚板的空隙,真正使防护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另一个在作业层里面,也应该增加一道防护层,针对不同的防护要求,还要选用不同的安全网,如侧面防护时可选用密目网来进行立网防护,而在水平防护时,则要同时使用密目网和平网。
2.3悬挑式脚手架的现场检查验收工作
根据我国脚手架验收检査制度中加强对脚手架的管理规定,监管人员要做脚手架现场检査验收工作来保证脚手架的安全。在脚手架设置之前,要做好配件的检査和验收,比如说钢管材料要符合产品质量合格证,不能出现裂缝、错位、结疤等影响钢管性能的缺陷。在脚手架安装的过程中,更要分阶段对脚手架进行检査验收,首先是对脚手架的基础夯实填平阶段的检査验收,只有保证脚手架的基础承压部位的土是夯实的,并且排水系统良好,才算满足了最基本的验收要求,才能进入到接下来的脚手架搭设环节,在搭设时,验收小组要时刻对脚手架进行检查,比如说査看脚手架是否是按施工方案和工序搭设,搭设后的脚手架是否符合使用标准等。不仅如此,检验合格的脚手架在装饰之前,还要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査以保证万无一失,尤其是在对外墙装饰时,要每个星期査验收的记录。总之,悬梁式脚手架的现场验收工作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直分阶段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防范可能的安全事故。
结束语
综上,悬挑式脚手架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且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悬挑脚手架施工对搭设、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求也必定会不断提高,加强对悬挑式脚手架的安全技术管理,保证悬挑式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是工程安全顺利完工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嘉伟. 探讨高层建筑悬挑式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018):1181-1181.
[2]焦栋. 悬挑式外脚手架搭设中的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 技术与市场, 2018, 025(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