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探微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苏丽芳
[导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明确管理内容,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灵活应用,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苏丽芳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明确管理内容,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灵活应用,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01-01

        小学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各项活动的教育者、领导者。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督促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学校的教学标准,把班级建设成具有和谐氛围、良好班风和强大凝聚力的团体,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班主任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提升人格魅力
        首先,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不断涌出的泉水和温暖的阳光,滋润着儿童纯洁的心灵,照耀着学生前进的方向。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其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一颗慈爱、宽容的心。要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仅仅依靠班主任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家长以及各科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并主动与各科教师做好沟通交流工作。
        班主任要仔细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对于有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与教师和家长共同商讨,寻找问题的根源,探讨正确的解决方法。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的良好沟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小学阶段的学生像一颗稚嫩的苗芽,他们需要在一个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爱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基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具备关爱和宽容的胸怀,全面了解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心里,尊重和信任每个学生,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宽容和理解的姿态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信任,从而创造出和谐、宽松的班级氛围。
        二、健全班级制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入校不久、心智尚未成熟,他们还不懂得是非对错,没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是非观念,这个阶段需要班主任建立恰当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知道违反纪律、做错事情是不可以的。班主任要建立规则意识,为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从小就懂得遵纪守法。每个学校都有《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及《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但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符合班级实际的、具有班级特色的规则制度,以此来适应班级中每个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班级里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违规惩罚的规章制度在设置时也要有所創新,既要达到让学生知错改错的目的,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话或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教师可以惩罚他站起来唱首歌或到讲台上表演一个节目,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大有益处。此外,班主任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班级内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良好班风的建立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建立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要经常组织一些有益的班级活动和主题演讲,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意识,建立良好的班级风尚。
        三、 管理中引导学生反省
        当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当发现学生打架时,应立即制止,并运用恰当的教导方式,以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主动承认错误,明确这一点后,班主任在管理中告诉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增进友谊和感情,经常打打闹闹,很容易打架,讲明道理后,引导学生反省,并要求学生说出自身的错误,促使学生在班主任耐心的教导下,主动反思、反省,积极说出自身的缺点以及犯的错误,从而承诺不再打架。此外,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表现,要注重运用鼓励性语言,起到激励的作用,不仅促进学生改掉坏习惯以及改正错误,还推动学生完善自我。因此,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不能急于指责和批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反省和思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后,承认错误,这样才能获取较好的管理效果,表明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本,时刻注重引导学生反省,促使学生接受教育以及改进不足之处,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班主任多与学生沟通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旦养成不好的习惯,就会导致学生不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文明不懂礼貌,影响到学生健康的成长。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学生会感受到班主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进而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像因成绩不高,对学习没有自信心等等,而班主任对于不自信的学生,应告诉学生平时学习中应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使学生明确如何更好地学习,进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不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状态,消除厌烦感、自卑心理、抵触情绪,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可见,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想法,进而落实相应的管理策略,有利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综述,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要想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应先更新管理理念,从而实施民主管理体制,引导学生轮流当选班干部管理班级,促使全体学生自觉管理自我。同时,对于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并重视引导学生反省,以及多与学生沟通,这样才能促进管理工作取得成效,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改正错误,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慧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8(9):115.
【2】单忠烨.谈小学班主任的高效班级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