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举措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期   作者:帕提古丽·吾甫尔
[导读] 技校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生有很大差异,其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心理素质,避免他们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为此,笔者分析了技工学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帕提古丽·吾甫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高级技工学校 844700
摘要:技校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生有很大差异,其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心理素质,避免他们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为此,笔者分析了技工学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人才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社会所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技校学生因为学校和自身、家庭的原因,心理状态越来越复杂,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为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而积极向上的心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体育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促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一、技工学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和其他教育有一定的区别,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技工学校学生因为与普高学生具有一定差异,所以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也非常复杂和多样化。但学校并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而且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所以起不到作用。
        (二)体育健康教育和其他健康教育混淆
        从目前来看,技工学校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被落到实处。很多体育教师尽管学习了相关知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教学内容也不实用。而且体育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很容易将体育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混为一谈,或者是将班级活动与体育心理教育混淆,因此收效甚微[1]。
        (三)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很多技校学生的心理素质都不高,意志力薄弱,所以在体育锻炼中容易产生厌倦和逃避心理。同时他们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集体意识,自私、畏难、怕吃亏,这是技工学校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心理状况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二、技工学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
        (一)内容要创新,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体育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可以将每天的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参考依据,这些锻炼和活动包括了篮球、跳绳、踢毽子、拔河、田径、象棋等等,针对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来选择体育类型。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针对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可让他们参与集体性的活动,比如拔河、足球、接力赛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对于暴躁易怒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参与一些培养耐力的活动,比如围棋、象棋、太极拳等,培养他们的自控力,促使他们逐渐改变暴躁易怒的个性。帮助他们在运动中宣泄不良和消极的情绪,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进取心、上进心
        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因为很多技校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非常懒散和懈怠,这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健康的。而体育游戏中的规则容易被迁移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所以能对学生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比如在平时,可开展一些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比如田径赛、拔河赛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心态、集体观念。告诉他们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摒弃散漫和懈怠的心态,而且能承受竞争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拼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比赛中采取“强对强”、“弱对弱”的方式,从而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促使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2]。
        (三)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很多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都非常压抑,体育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压抑的心态。而且教师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自我效能。因为各种原因所导致了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体育素质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动作别扭被人嘲笑,不敢锻炼。因此教师要需要降低动作难度,对这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和辅导,并促使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也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让距赛”、“让时赛”、“让分赛”等等,使得学生敢于参与和拼搏。比如在短跑运动中,可建立各自起跑线,促使跑步较快学生的在后面,跑步较慢的学生在前面,大家一起奔跑,从而给予跑步慢的学生一些成功体验。最后也可以让锻炼能力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发挥出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体育锻炼氛围[3]。
        三、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复杂,为了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适应社会,体育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但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促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志强.技工学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举措[J].运动,2017(09):107-108.
[2]李建利.浅谈技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2014(17):130-131.
[3]陈淑玲.技校体育教学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