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指导方法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期   作者:潘春媚
[导读]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理解和更好地使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这些要求在学生的写作学习中可以被充分的体现。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基于现实生活经验或者是已经获得的素材,进行再次加工表达。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作为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学习,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提出适合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潘春媚   广西岑溪市水汶镇中心小学  广西 梧州  543204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理解和更好地使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这些要求在学生的写作学习中可以被充分的体现。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基于现实生活经验或者是已经获得的素材,进行再次加工表达。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作为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学习,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提出适合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学习 指导教学 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作为老师,我们要了解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在文章写作中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本文就老师如何对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进行指导展开探讨。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实状况
        1、没有注重写作内涵的开发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进行写作教学的目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可以获得比较优异的成绩,这也就使得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时间训练以及写作中的得分点的训练。老师一般会规定时间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来锻炼学生的写作速度,通过让学生积累背诵优秀华丽的好词佳句或者是一些名人名言,来丰富文章的内涵,从而增加应试中文章的得分点。
        2、写作远离生活,容易假大空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所写的作文一般都是有字数限制的,很多学生为了凑够文章的字数,经常会使用一些类似于心灵鸡汤的语言,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
        3、小学生写作时缺乏写作素材
        在当前小学生的写作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看到写作要求之后,学生的头脑中调不出合适的写作素材,无从下笔。
        二、如何有效指导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1、注重学生写作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作为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有着各种各样性格的学生主体,由于生长环境以及所受家庭教育的不同,每一个学生在写作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短板,老师要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老师可以对学生以往的文章进行阅读,从学生的文章和平常的学习情况中得到一个大致的理解。比如,有的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较多,平时也喜欢旅游,写作素材比较丰富,但是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或者是文章的逻辑结构上存在问题;有的学生可以很好地运用文字来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但是缺乏生活阅历,文章比较形式,缺乏真情实感。

面对这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不同短板,老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指导。
        2、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一篇优秀的文章需要学生在写作时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这些需要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基于真正的实践体验,学生对于过程更加享受,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在写起文章来会更加有感觉。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和时间使得他们无法针对每一个写作主题都有着真实的体验,为了让学生的写作更加真实,同时也为了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老师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去切身体验一些事情,更好地在写作中投入自己的感情。
        3、老师指导学生注重日常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逐步提高。很多学生觉得缺乏写作素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本身没有认真的观察生活,老师可以让学生来记日记,把自己每天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受写进日记中,既可以把生活的美好记录下来,也可以在无形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能觉得读完就可以结束了,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在每阅读完一篇课外文章时,学生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平常的时候经常拿出来看一看,时间一长,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自然就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这些平常的积累会慢慢被学生储存在记忆中,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文章写作主题的事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老师自身写作教学理念的完善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在整个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取得更为优异的语文成绩,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会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权威的地位,更多地采用提要求,给模板的写作教学方式,这些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的文章整体上逻辑性更强,语言词汇的运用上也会更加丰富,但是实质上并不利于学生理解写作的内涵。在新的教育要求下,老师要把学生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更多的充当辅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想法表达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对于整篇文章的构思,老师基于学生所提供的思路,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学生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热情被充分激发,更加主动地去进行写作练习,对于学生写作的效率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写作已经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然而,在很多学生的写作学习中,仍然存在文章过于形式化,缺乏真情实感,素材千篇一律等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为老师,我们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学的根本,推荐学生合适的课外读物,要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注重积累,针对学生在写作上面的不同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莉.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
[2]刘文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3]张晓玉.分段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