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易巧云
[导读] 拼音是小学生开启语文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也是小学低年段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任重而道远,应该为学生的拼音认知奠定良好的基础,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顺畅。当学生掌握拼音的知识时,便可以自主地认识新生字,可以流畅地阅读文章,随着时间的发展,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实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最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易巧云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下街小学
【摘要】拼音是小学生开启语文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也是小学低年段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任重而道远,应该为学生的拼音认知奠定良好的基础,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顺畅。当学生掌握拼音的知识时,便可以自主地认识新生字,可以流畅地阅读文章,随着时间的发展,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实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最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28-01

        汉语拼音的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使得教学的效率不断地下降。为此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学生一个难忘的拼音学习课堂。那么如何构建有趣的课堂呢?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兴趣激发学生拼音潜力
        当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拼音的时候,教师们不难发现,他们是不愿意学习的,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趣味化,导致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比较低。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用兴趣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目光,激发学生的拼音学习潜力。比如,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用视听结合的优势来聚集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有趣的教学道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还可以用顺口溜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拼音知识的记忆力。总之,兴趣教学的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欢乐的氛围,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增加拼音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ɑ、o、e”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这三个韵母,然后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便可以与学生组织一场教具制作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将纸剪成“ɑ、o、e”的形状,此时需要注意,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该选用一些色彩鲜艳的纸张,从而刺激学生大脑的记忆。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编一些儿歌或者顺口溜,激发学生对拼音的学习兴趣,比如嘴巴张大ɑ ɑ ɑ,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齿对齐i i i,嘴巴小圆u u u,嘴巴翘起ü ü ü等[1] 。
        二、故事加强学生拼音记忆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故事的热衷,此时教师可以发挥教材的作用,将教材内容改编成故事给学生听。首先教师根据拼音字母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然后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激发学生语言智慧。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其与生活实践进行联系,从而加强学生对拼音的记忆力。故事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将课堂的氛围进行渲染,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具有情节的环境中,对知识进行加强记忆,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故事,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将教学内容进行吸收与消化。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j q x”时,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有一个首儿歌《在一起》:小黄鸡,小黑鸡,欢欢喜喜在一起。刨刨土,捉捉虫,青草地上做游戏。


该儿歌中“起”对应的是“q”,“鸡”对应的是“j”,“戏”对应的是“x”,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加强对声母的记忆,将这首儿歌,改编成一个故事:有一天,小黄鸡约小黑鸡一起去郊游,他们来到一片青草地上,将自己准备的食物拿出来,可是突然发现草地里有好多小虫子,这时,基于它们爱吃虫子的天性,便开始刨地抓虫子,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美食”,就这样它们一边嬉戏,一边找食物,开启了今天的“旅途”。
        三、规律巩固学生拼音认知
        汉语拼音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拼音教学中要大胆创新,敢于引导学生去多想、多看、多问,多探索、多思考,争取找到拼音学习的规律。
        例如,在ü和j、q、x相结合时,ü的两点就会消失。对于此,教师可以呈现案例,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眼、动心,让他们主动去寻找这个变化,发现这个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获得了发现规律的“成就感”,而且对于自己的这个发现会牢记于心的,得出结论:j、q、x和ü拼写时,ü的两点必须要去掉。再如,在教16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教师可以先呈现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然后引导学生去拼读和探索,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这16个音节不能分开拼,只能整体认读。其实,这样的事例很多的,教师可以自己挖掘,帮学生找到拼音学习的规律,以便学生深度记忆和理解。
        四、多媒体突破学生拼音难点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通过拼音学习为汉字学习和说标准普通话打下基础。要落实这样的目标,教师们教师应该突破拼音教学中的难点,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拼音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拼读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结合多媒体增加了训练的密度,以期突破拼读这一教学难点。
        如在学了a、o、e、i、u、ü和b、p、m后,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了拼读,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两拼音节的正确拼读方法,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演示了声母b和i介母碰撞并结合的过程,同时发出音节bi的规范拼读。通过多媒体声色并茂的演示,教师轻松引导学生掌握了拼读的技巧,并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进行了练习。这样,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规范的示范之后,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有了更深程度的理解,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的拼音教学方法,能将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课堂变得有趣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学习效率也就得到提升[2] 。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利用这一技术来进行教学创新,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为学生素质的提高贡献力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拼音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拼音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语文的深度学习。因此,在小学拼音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实际,敢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小学语文汉语拼音的高效教学,让小学生爱上拼音教学,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韩晗.浅析小学语文拼音教学[C].中国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794-795.
【2】章莉.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的重要价值与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