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陈培培
[导读]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表达的重要手段,人们的生活时时都离不开语言,尤其是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今天,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更高。以此,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教学途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语文学科语言教学价值,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有效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过程中,增强人际情感,丰富语言的艺术魅力。

陈培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东城区九年制实验学校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沟通、表达的重要手段,人们的生活时时都离不开语言,尤其是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今天,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更高。以此,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教学途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语文学科语言教学价值,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有效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过程中,增强人际情感,丰富语言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24-01

        引言:语文是中华文化的承载体,其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不仅能够对学生人文素质,三观进行有效培养,还能够发展学生语文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性成长。小学语文实际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交给学生,促进学生展开有效的语文交流、语言表达,使学生能够在宽松、活跃的氛围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品质提升。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个人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素质,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其外在特征。在社交实践方面,每个人都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这时语言表达是最常见的社交方法之一。信息时代背景下,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通过个人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竞争力,使个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另外,如果对表达能力进行微观分析,那么这种能力主要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达其思想意识和思想意愿的具体能力,如何采取恰当的策略才能顺利地表达其真实观点,是每个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学者和理论界在分析人的表达力时,都提出了“后天”和“先天”的概念,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后天”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了解本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分析与此相关的课程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鼓励学生主动交流和表达,不断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现状
        (一)学生语言基础能力较差
        目前,一些小学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他们在语言表达上还不够全面,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缺乏主动参与,很少愿意开口表达。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的口语实际应用能力根本没有得到培养,导致这些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特别差。此外,家庭因素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父母对孩子语言能力缺乏正规教育,导致这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二)部分学生存在交流障碍
        有些学生本身就有心理障碍,遇事胆怯、缺乏勇气、特别自卑等,根本不敢说话,平时交往过程中,表现得很紧张,说话不流畅。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性格因素所致,还有些学生自尊心超强,害怕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被同学嘲笑,所以干脆不说出来。


另外,一些学校施加给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使学生形成自我封闭的现象,只能一味强调学习,没有重视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等的交流,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培养和锻炼。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有效进行教学设计,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实施要求,针对不同教育教学阶段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具体需要,进行不同的教学实践。一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模式和思想表现形式的选择上都要不断更新和调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后,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和价值,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表达自己。比如,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辩论演说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有效的自我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实现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根据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分析教材的特点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原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抓住各种发言机会,充分提高个人的表现力和积极性。
        (二)促进学生进行朗读,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师应从课文语言朗读和课文意义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朗读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朗读的热情,把握学生的语文朗读状态。因为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对文本内涵把握不足,所以他们在文本朗读过程中缺乏对文本情感的深刻理解,导致朗读价值不高。此刻,需要教师展开引导,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朗读课文内涵,体会语言表达的内在魅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展开朗读比赛,通过这种比赛教学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朗读参与度。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学生积极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文章的内容有更全面的把握,增加了学生朗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创设真实情景,不断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重要的是在真实模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挖掘教材内涵,创设各种形式的交际情境。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模拟上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扮演教师、学生等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倾听他人的声音、如何评价他人、如何指出他人的不足、如何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等,让学生的叙述言之有物,极大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之间的紧密结合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积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燕.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 2012(2):88-88.
[2] 季小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027-00027.
[3] 杨晓凤. Countermeasures of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 新课程(教研版), 2014, 000(007):12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