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陈秀琼
[导读]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价值观念的健康发展做好基础。本文主要浅析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具体策略。

陈秀琼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民族实验小学  445500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价值观念的健康发展做好基础。本文主要浅析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礼仪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23-01

        我国是一个文明礼仪的大国,礼仪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修养,它体验了人们的良好修养。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科学思维的认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注重生活习惯的教育
        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可以从生活习惯出发,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地生活习惯[1]。坐、立、行是学生学习和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行为动作,它们连接起来组成了学生行动地整体,教师可以从基本动作出发,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地教学,对学生的坐、立、行姿势进行规范。教师在训练学生坐、立、行动作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稳健,通过长期、明确的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地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借助《弟子规》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小学生明白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演练活动,练习鞠躬礼和坐姿,小朋友遇见教师时要行礼,行鞠躬礼时身体与腿要呈90度,口中说,老师好,教师先为学生示范一次,然后请学生一排一排到前面进行练习,加深对于鞠躬礼的印象。同时,教师也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上半身保持挺直,头颈部不要往前倾,椅子的高度要让膝盖呈90度弯曲,使得学生可以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约束,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孝悌习惯的教育
        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可以体系在文明交往,中小学生要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学校要尊敬教师、团结同学,教师可以借助《弟子规》进行小学生孝悌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文明交往的基本做法[2]。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孝悌习惯的教学,通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故事,带领学生体会父母对于自己的关心、培养与爱,培养学生的孝悌行为。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免费账单”的故事:有一天晚上,妈妈在厨房张罗晚餐时,小男孩儿手拿一张清单给妈妈,妈妈放下手边的工作,一看,清单上面写着拖地10元,倒垃圾5元,打扫房间10元,帮忙买酱油5元,得好儿童奖状50元,整理客厅20元,帮忙照顾弟弟5元,总共欠我105元的“账单”,妈妈看他在那充满期待,往事浮现脑海,所以她拿起笔把纸翻过来,写下了一些字:怀胎十月,你住在我肚子里——免费;半夜时你肚子饿,为你泡牛奶、换尿布、盖被子——免费,你生病发烧、咳嗽、拉肚子,带你看医生为你担心,为你难过着急——免费帮你买衣服、玩具、食物——免费,接着对他说:“你把以上都加起来,妈妈对你的爱通通不用钱。”儿子看完妈妈写的清单,眼中大科泪水打转,心中很感动,他对妈妈说:“妈妈,我真的爱你”,然后拿起笔在账单上大大的写了三个字,全付了。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出生到现在,是谁一直在关心你照顾你?你们年纪还小,要如何做才能报答父母?想想看父母都为你们做了哪些免费的事情呢?学生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反思,父母对于平时的关爱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教师再进行弟子规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做到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提升学生的孝悌思想,引导学生形成孝悌习惯,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礼仪的完善,还帮助学生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三、注重爱国情怀培养
        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的培养,使得小学生可以遵纪守法,为小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3]。
        例如,教师在进行《弟子规》教学时,可以通过“物虽小 勿私藏”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学,加深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印象,使学生可以根据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与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阿福捡钱的故事角色扮演,如阿福看到同学掉了一块钱,捡起来后心想,这只是一块钱就不用还了,过了一些日子,又看到同学交了十块钱,他心里想,这只是十块钱就不用还了,十年后他在路上捡到十万元,也不打算把它拿去警局,在回程的路上刚好遇到了失主,结果就被扭送到警局。通过这个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虽小 勿私藏”的含义,逐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思想和行为,使学生真正做到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的内容包含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及教学内容出发,对学生的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接人待物等进行教育,逐渐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小学生思想,通过关爱让小学生明白爱、体会爱,懂得分清对与错,能够真正辨别美与丑,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全面发展提供文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宁玉珍.道德齐礼 传承文化——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8.
[2]周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9(28):188.
[3]李丽娜.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名师在线,2018(23):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