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李九君
[导读]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科目之一,可见其地位之重。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有义务教好数学,让学生学的轻松。但在实际课堂中,与其它科目相比,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因此显得学习吃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教好数学呢?本文将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与近年来前辈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展开论述。

李九君  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小学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科目之一,可见其地位之重。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有义务教好数学,让学生学的轻松。但在实际课堂中,与其它科目相比,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因此显得学习吃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教好数学呢?本文将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与近年来前辈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59-01

        引言: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与创新,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近几年新课程教育思想、新课程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导向,不断指导、不断引领着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而各式各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也逐渐涌现出来,使我国教育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繁荣景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面对任何科目的学习时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手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感受快乐。
        我国社会当前正处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它已经在学生的课堂中普及。鉴于此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其不受时间与空间制约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展示数学发展过程,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使其有兴趣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不仅仅在课堂中能够通过互联网学习,在生活中,由于互联网走进了每家每户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使用互联网完成的任务,使其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随之而来。小学生在教室中完成单调的学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将游戏引入课堂的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运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时,首先要注意游戏中所蕴含的目的性,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做游戏而做游戏,否则会耽误课堂中的有效时间,从而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其次,要注意游戏内容的更新,让学生时刻保持新鲜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二、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作为新课程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中的一项重点教学策略,“情境教学”已经被普遍运用在各种课堂上。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涵盖了许多具有生动化、生活化情境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将生动化、生活化情境渗透其中,让数学知识不再抽象、枯燥,而是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教师在讲解“负数”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构建一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课堂情境,从而让学生对“负数”这一抽象概念有一个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并思考地区之间的温度除了数字不同以外,还存在什么差异?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对这一问题产生强烈的思考、探究热情,课堂有效性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开展生动的课堂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由于小学生比较喜欢生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数学课程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位置与方向”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个“认方向”的课堂小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并将其中的某一个方向规定为“北方”,与之相对的方向为“南方”。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指定一个同学,然后再随意指向他身边的同学,让其他同学说一说该同学在他的哪个方向。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对“位置和方向”更加直观和充分的了解,课堂有效性也就能够得到充分提升。
        四、组织合作探究互动学习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中,自主、探究、合作、互动是其中的核心思想及中心要素,而新课程也着重强调了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保证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发布一些探究性、自主性较强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在讲解“四则运算”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让同桌之间相互出题、相互改题,并针对某一道题进行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便能够得到强化,其自主探究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必须要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优化课堂氛围、构建课堂情境、融入实践活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等多个方面入手,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优化。
参考文献
[1]吴辛巍.主角与配角: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3):344-346.
[2]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49-5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