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李正荣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主体主义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主义责任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新一代。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德育教育足够的重视。下文针对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美的品质与高尚的道德。

李正荣   重庆市江津区蔡家小学校  重庆  402275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主体主义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主义责任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新一代。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德育教育足够的重视。下文针对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美的品质与高尚的道德。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78-01

        引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教材中蕴藏着诸多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身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性,通过数学观点理解与阐述教材,并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适当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进而对学生的自我进去意识进行激发,使学生可以树立远大的理想,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把数学知识和各种德育思想进行结合,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进行提升,使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道德思维的指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一,教师没有给予德育教育足够的重视。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都是利用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进行数学学习,并且教师大多把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作为重点内容[1]。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德育教育逐渐获得了教师的重视,并且这些教师也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仍然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把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充分融合,进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
        第二,渗透德育教育模式有待创新。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部分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运用的教学模式较为滞后,大多都是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模式较为生硬,没有把数学知识和德育知识进行融合,导致严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影响到了德育教育效果。
        2.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2.1深入挖掘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对其中具有价值的德育因素进行提炼,把数学知识和德育知识进行充分融合,进而使数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做好备课工作,对其中蕴藏着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挖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画龙点睛的形式积极指引学生,进而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中的时钟,指引学生对时钟进行了解,在时钟中有秒针、分针、时针,秒钟走一格表示时间流失一秒,所以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要学会对时间进行科学分配,对时间进行把握。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藏着诸多思想教育因素,尤其是在一些习题与例题中,在数学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关生活的问题,如植物加减法问题、节约用水用电加减法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涉及到了节能环保意识,是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良好德育素材。
        2.2把德育教育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3]。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指引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感悟生活,进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比例尺”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张中国地图,并把比例尺概念介绍给学生。紧接着,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结合比例尺,对实际距离进行计算,使学生意识到比例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了解到比例尺在科研、建筑、军事等方面均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比例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主动性。
        2.3利用数学历史指引学生进行探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只有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才可以对学生民族自豪感进行有效激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数学历史,指引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进而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4]。例如,在讲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利用算盘和计算机教具,指引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明,其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其具有运算功能,还可以开发大脑;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出现了计算器,其拥有更多的计算功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算盘运算的魅力,加深学生对数学历史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不仅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并且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把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进行充分融合,使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陶挺.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47.
[2]李萍.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40-141.
[3]董启海.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11.
[4]徐云鸿.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例谈[J].小学数学教育,2017(1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