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的朗读指导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张瑞兰
[导读]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尤其是在小学语文中,由于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仅仅通过默读的形式很难实现正确的朗读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法下开展朗读工作,通过朗读更好的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在传统的朗读教学中,学生只是简单的开展朗读工作,很少实现朗读的高效,只是简单地从字的方面开展朗读。而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则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掌握正确的

张瑞兰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学
【摘要】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尤其是在小学语文中,由于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仅仅通过默读的形式很难实现正确的朗读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法下开展朗读工作,通过朗读更好的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在传统的朗读教学中,学生只是简单的开展朗读工作,很少实现朗读的高效,只是简单地从字的方面开展朗读。而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则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与对语文学习的把握效果。本文针对小学生语文的朗读教学开展研究讨论,着重从四个方面对朗读教学的流程与方法进行指导分析,旨在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指导策略;朗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73-01

        引言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与重要内容,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开展朗读工作可以更好的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工作时应当把握住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主要从朗读的基础、朗读的灵魂、朗读的催化剂以及朗读的妙处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分析,更好的开展朗读工作,指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朗读学习,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与质量。
        一、正确的朗读是朗读的基础
        首先,正确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基础,学生只有读的正确,才能有效的开展下面的语文学习工作。朗读是我们进行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就小学生而言,让小学生读得流利与正确,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语文课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首先,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将字音读准确,不出现重复与读错等情况,这也是进行朗读的最基础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应该要求小学生发音准确与响亮,尤其对于多音字,应该根据字义进行准确的阅读。其次,进行流利朗读,这是朗读的客观要求,主要是在能够正确朗读的前提下,使朗读更加通顺、流畅,不出现顿读的情况,其要求朗读的语气连贯,速度适当。
        二、理解文本内容是朗读的灵魂
        其次,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进行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有效的理解了文本,才能真正掌握朗读的灵魂。有感情地读是朗读的最高标准,也就是在流利、正确进行朗读的前提下展开传神的朗读,帮助学生融入到文本,最大程度地接近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继而展现出语文课文的实质。首先,阅读课文,要感知整体。在最开始阅读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让小学生说出课文所讲的内容,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在《猫》一课中,教师最开始设置的问题应该是:(1)一边阅读课文,一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2)你喜爱猫吗?猫的习性都有什么?经过最开始的阅读,引导小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建立初始印象。其次,对语文课文进行细读。在小学语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小学生由语言文字出发,抓住可以对情意进行表达的语句,仔细地进行品味,这样小学生在品味词语的时候,也可以体会作者的感情。最后,熟读课文,将感悟和朗读之间进行有效融合。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在脑海中进行画面的描绘,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
        另外,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教会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为了强化对小学生的朗读指导,激发小学生朗读的兴趣与热情,让朗读为语文教学服务,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样性的朗读办法,展开朗读方面的练习。首先,进行范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掌握,有效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教师进行朗读会对小学生产生感染,让小学生自然地进入到语文课文的情景中,然后情不自禁地进行朗读,这是教师进行范读的关键所在。其次,进行分角色朗读扮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那些故事性、感染力比较强的语文课文,可以使用分角色朗读的办法,小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很快进入到情景中,并且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再次,利用配乐进行朗读。音乐具备自身独特性的旋律,能够感染听众,进而彰显出艺术的魅力,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配上音乐,一方面具备十分优美的旋律,另一方面也具备十分美好的意境。
        四、有效的朗读技巧指导是朗读的妙处
        纯靠技巧进行朗读就像是失去生命力的假读一样,小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会让朗读变得程式化,而科学合理的技巧指导能够产生锦上添花的成效。首先,发音的时候应该进行运气,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让小学生合理用气,此气主要来自于小腹,这样朗读的时候便会让声音更加浑厚。其次,在朗读的过程中,停顿与轻重都应该合理、准确,例如,在《丰碑》一课中,有几个词语,深深、久久地、缓缓地,可增强声音的强度,也可以轻拖一些,这样成效便会更好。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工作时应当注重策略与方法,首先应当引导学生读的正确,进而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本,激发学生采用多样性的阅读形式,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刚好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使学生通过朗读更多的得到语文学习上的提高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祁莉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85.
[2]蔡金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邹克波.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35):60-62.
[4]曾建琼.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朗读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5]张美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