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王传超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王传超
[导读] 语文教学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语文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全面培养小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加强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综合能力,促使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快形成。本文主要阐述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王传超   安徽淮南市寿县寿春小学  232202
【摘要】语文教学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语文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全面培养小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加强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综合能力,促使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快形成。本文主要阐述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应用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67-01

        前言:但据笔者不完整统计,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教师教育理念依然停留在传统层面,且交过方式过于单一,不仅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为了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基础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多元化教学措施,加强小学生语文情感体验,推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形成。
        一、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阶段教育中,教学内容与小学生学生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发现关联,进而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感知能力,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有效地引导学生联想自身生活经验,在课文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加强学生个人文学素养,不仅培养了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也加快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课文主要讲授父母对于学生“作文”不同的评价,但出发点都是基础对学生的爱。教师可通过生活因素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仿写关于父母主题的文章。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感知能力,潜移默化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通过文章主题宗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二、构建情境教学,加强小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语文知识内容,教师会通过故事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情境教学。但小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弱薄弱,导致学生在故事中仍对文章背景的描绘存在抽象。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信息技术与我国教育领域的结合以形成成熟体系,基于信息技术构建教学主题情境,将抽象转为形象,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让学生思维集中在主题内容,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从文中背景出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草船借箭》一中,该文章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诸葛亮的故事。在三国时期中曹操对江东发起战争,在孙权与刘备合作的过程中,周瑜妒忌诸葛亮才智,因此利用计谋加害诸葛亮,但诸葛亮巧用草船借箭的方式,完成周瑜布置的不可能任务,在逆境中反转的人生智慧。为了加强小学生内化课文理解,语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三国》电视剧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片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觉得诸葛亮厉害吗?如果你们是诸葛亮会怎么办?”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开展后续的教学内容。通过引导性问题,引出教学内容,在学生对文章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学生在参与教学内容时,不仅加强了课文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快形成。
        三、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近年来被广大教师应用与课堂教学,且这一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的方式,加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在讨论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一定的满足感,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对口语交际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例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首先,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熟读,个人无法理解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如小组无法讨论的内容,可让学生进行标准,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解答。在教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学生对文章有了大体的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章进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而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面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需求,也是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侧重点,不仅迎合了新时达教育要求,也为学生日后更为深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培佩.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12(25):33.
[2]王龙飞.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新课程导学,2018,(05):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