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的“帮扶”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姚上宇
[导读] 单亲家庭是因为夫妻之间离异、丧偶等导致的一方生存并养育孩子的特殊家庭。要想促进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教育力量共同努力,给予单亲家庭学生以理解、关爱和合理评价等。本文关于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卑心理及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辅导策略。

姚上宇   广东省化州市杨梅中学  525100
【摘要】单亲家庭是因为夫妻之间离异、丧偶等导致的一方生存并养育孩子的特殊家庭。要想促进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教育力量共同努力,给予单亲家庭学生以理解、关爱和合理评价等。本文关于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卑心理及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辅导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自卑心理;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6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由的崇拜程度比之前更深刻,部分人更希望得到金钱与利益,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再像从前一样注重亲情和感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婚姻的束缚,而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只能跟父亲或母亲,他们被迫成为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学校教师要多关注单亲家庭的学生,并联合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关爱,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发展。
        一、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的表现
        (一)孤独倾向严重
        单亲家庭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相比于一些成员较全的学生而言,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获得的综合支持要低很多。由于跟随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生活的过程中,单凭一个亲人养育子女,家长的教育压力明显要多,所以平时的大多数时间是单亲家的孩子独自学习、单亲家长努力上班挣钱。而平时家长与子女的互动是非常少的,在这种状态下,单亲家庭子女有什么内心的想法,他们更愿意憋在心里。而对于同学,这些单亲家庭的子女也不愿意敞开心扉,他们甚至用戒备的心理与他人交往。
        (二)人际交往困难
        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关系都比较简单,在家长的影响下,单亲家庭的子女在性格上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凸显。大多数单身父亲或者单身母亲带领子女离群索居,他们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出现。具体表现在:单亲家庭子女因为自身没有得到过多的关爱,他们对他人的关心主动性也明显缺失;在人际交往方面,单亲家庭的子女不愿意与他人互动,不愿意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即便他人与他们打招呼或帮助他们,他们依然会躲避或拒绝别人,导致别人不敢靠近他们,成为被隔离的特殊者。
        (三)自卑导致的身体症状明显
        由于自身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单亲家庭的子女在孤独程度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明显,还给他们的身体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单亲家庭子女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在参与集体活动中退缩、自我否定,还有一些学生体现在说话方面的不自然,比如说话结巴、呼吸困难、神情不自然等症状;情节严重者,还会出现部分单亲家庭子女无法处理人际关系导致的失眠、学习无集中注意力等,这些明显的身体症状反应都不利于单亲家庭子女的顺利成长,需要引起家长、教师的关注。
        二、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的成因
        (一)家庭磁场关系的失调
        在正常家庭生活中,父亲和母亲给予孩子的整体感觉是不同的,一个正常而健全的家庭离不开父母中的任何一方。


但是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失去了父亲或母亲的支持,他们就像断了翅膀的天使,在遇到人生的风雨打击后,只能任凭凋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有父爱和母爱的家庭,才是一个圆满的磁场,而失去任何一方,家庭磁场将变得失调。
        (二)单亲家长教育方式的缺失
        在单亲家庭中,监护人从之前的双人教育变成了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家庭教育的力量发生了扭转。在追求高节奏生活的背景下,单亲家庭的监护人,一方面努力工作挣钱养育孩子,一方面又要努力调整离异或丧偶后的心理状态。一些本身无法走出过去生活的家长自身的情绪都不稳定,他们或情绪多变,或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或孤独痛苦等,当他们不愉快的时候,无法转移注意力或找到新的发泄口,就轻易将怨气发泄到子女身上。
        (三)来自社会不公评价的压力
        作为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份子,社会的评价对于家庭及成员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我们更多的家庭都希望得到外界的赞扬和肯定,在他人的积极正面评价中,家庭成员都觉得脸上有光。而相比传统的家庭,单亲家庭成员面对的压力要大很多。因为在传统的认知里,幸福的家庭是男耕女织,家庭成员要全面。单亲家庭的现状与传统的家庭认知是相悖的,所以,外界对单亲家庭的评价往往是不公平的,认为这样的家庭成员不全,是不幸福的家庭。一旦这种评价反馈到单亲家庭子女身上,他们的自卑感就会油然而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的“帮扶”工作
        (一)家庭教育方式要端正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避风港,对于单亲家庭而言,父亲或母亲比平时的正常家庭更要付出很多,虽然教育孩子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依然可以克服自身的教育短板,引导孩子做一个阳光自信的人。
        (二)教师要给予单亲家庭孩子“特殊照顾”
        学生的多数时光在学校,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并且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是有目共睹的,为此,学校教师要多关注单亲家庭的子女,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和指导,让他们走出消极或自卑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成为阳光自信的人群。
        (三)社会要给予理解和正面评价
        社会评价对于家庭及成员的成长也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对于单亲家庭而言,社会要尽力给予他们理解,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监护人做好理解与支持工作。此外,社会成员应给予单亲家庭以物质支持,在态度上给予单亲家庭以转变,用包容的态度与这些家庭交往,让这些家庭及成员体会到环境的和谐温暖,提升他们继续生活的勇气和自信。
        四、总结
        综上所述,相对于完整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评价,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为此,单亲家庭的监护人要在教育方式上做出积极转变,学校也要尽力给予单亲家庭子女以关爱,社会也要用宽容心理对待单亲家庭,让单亲家庭的子女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钦.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社工介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2]张桂平.单亲家庭学生成长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D].苏州大学,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