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冼抒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冼抒
[导读]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带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发展,都要求学生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关注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期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冼抒   广西岑溪市大隆中学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带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发展,都要求学生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关注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期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64-01

        1 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对创新能力的关注
        在如今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的日常表现都是数学老师关注的目标,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关注程度却不高,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会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有效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比较死板,使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学习很容易就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教育体制和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新课程的改革和优质教育都要求初中数学教师慢慢的转变正确的教学思想,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必须的认识到,创新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培养和改进思想的教学计划。
        2 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恒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所以创新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最有成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就应该要创造一种愉悦高兴的自主学习气氛。慢慢的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而优质教育理念会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被引路人,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地利用一些新的有趣的情况,使学生产生兴趣,然后老师可以利用一些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这也提醒了大多数的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注意课前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地参考一些其他教师的课程计划,从中吸收多样化情景,并为他们自己的教学做参考。其次教师应该要善于鼓励学生。因为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困难,如果老师对学生只有批评、指责,那么学生就会感到非常的沮丧,甚至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就会让学生对学习数学非常不利。总的来说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老师有很多方法使用。例如:教师在教学几何方面的时候,可以借鉴生活中常见的杯子、魔方、门、窗等等作为介绍情况,让学生首先模拟的画出这些形状,允许学生测量它们的边长并算出它们的周长、面积进行比较。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更好地了解几何图形,而且还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要想将思想化为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才能,这就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不同之处。意思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只有教师多加注重这样才能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老师可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意识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改革指出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初中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对学生的一些主观性认知不清楚,所以经常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率相对较低。要求教师在新时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家庭情况,性格等,多开发一些可以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综合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等。例如,老师在教学一些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们动手制作该图形。在制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一些有关特征,如内角和外角的关系,上下边的关系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4 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就必须参与到课堂中去认真思考。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技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创新的积极性这是提高他们对创新思维的锻炼。初中学生在数学认知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老师需要以身作则,用一些案例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自然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去参与其中。其次,学生只有在体验自己动手之后,才能感受到老师所描述的创新世界的神秘。所以创新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老师就要尽早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摸索其中的真谛。最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的安排,教师应该更多的去给学生创新创造机会。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以及中心对称图形这节课,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些精美的中心对称图形,可以找一些平常可见的图片、车的标志、园林图片等。讲课时老师可以把图片进行分割,再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们将各个部分进行重组。这样,学生们就会对中心对称图形有了自己的认识。
        5 结束语
        简而言之,创新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任务,学生自己和父母们也都是负有责任的。所以,科技时代的各方面在新的形势下,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民族的创新和崛起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胜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教育,2015(44):182.
[2]冉永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5(36):53.
[3]尹国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2(1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