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美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李丹
[导读]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神经系统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统而无迹象之可求。”他认为美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途径。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给人一种枯涩的滋味,学生每天接受的是生字、新词以及各种语法知识。他们在学生头脑中逐渐积累,就像堆积木一样,构成“语文就是这样”一种干瘪而又高不可攀的模式。学生学语文兴趣索然,教师也觉

李丹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寻旺乡西南小学  广西  桂平  537205
【摘要】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神经系统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统而无迹象之可求。”他认为美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途径。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给人一种枯涩的滋味,学生每天接受的是生字、新词以及各种语法知识。他们在学生头脑中逐渐积累,就像堆积木一样,构成“语文就是这样”一种干瘪而又高不可攀的模式。学生学语文兴趣索然,教师也觉得无味无奈。现行的评价模式与升学率如一道高山横在眼前,语文教育更难体现美感。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一篇篇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的文章记录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语文教科书精选这些文章就是为了传承文明。语文教师作为传播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把学生引入文字创造的美丽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然美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97-01

        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在小学教科书中,这样优秀的文章,我们应该让小学生熟读成诵,体会不同的美,让他们细细品味感悟。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到春天,我们总想游历如诗如画的美景,把他们珍藏起来,慢慢体味大自然的美丽。可是那绚丽的一瞬总在无意识中渐渐淡去,学生们在游玩之后,更易忘却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恩赐。当我们在雪白的墙壁纸上用塑料花雕琢记忆的美景时,翻开教科书读读那些优秀的文章,美景会跃然纸上,让我们再生激动,又一次身临印象中的美景。如《山中访友》,作者把山中的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拟人化,让自然界中的一切与我们为友。“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丰富想象,朴实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住着热爱自然的情感。“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潺潺的溪流!……你好,飞流的瀑布!……”深情的问候,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情怀。阅读此文,学生也醉心与自然的魅力,教师何不让学生自在去畅游。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



        让学生到大自然去观察美,体验美,这是我们开展小学语文美育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小学语文中优美的词语,动人的描写,唤起了学生美的激情,小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美,体验美,加深了对美的认识,受到了真正的审美教育的熏陶与感染。
        大自然能感动学生,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挚更能感染学生。季羡林先生《怀念母亲》中,如泣的语句饱含了作者浓浓的思念之情。“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天色阴得如黑夜,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祖国、母亲,两位母亲无时不牵动游子的心。学生能不被真挚的情感感动吗?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洁白的荷花。音乐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
        又如《清澈的湖水》一文中对湖水的描述,如“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是一种景物的自然之美;小洁看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仍向小鱼后的不满,以及“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大步跨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表现的则是一种爱护环境、注意环保的心灵之美。
        一些思想性强的文章中,用人的生命表达出的高贵品质如流星划过天际,展示出一种悲壮的美,更能震撼人的心灵,净化人的灵魂。如《金色鱼钩》中老班长把能充饥的都送给战友,自己却吃草根鱼骨头。“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起眉头,硬咽下去。”直白的描写中,可见老班长的精神的多么可贵!这种精神怎能让战友忘记!又怎能让我们忘记!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的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教育。小学美育教育形式多样,我们主要应该抓着课文的美育教育,抓着课外大自然赋予的美,开展美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7):104.
[2]卢中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3(5):79.
[3]田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1(29):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