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一颗童心 展故事魅力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期   作者:陈婷
[导读]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描述部分及语言技能目标描述中提到小学生要“能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所以,借助故事学英语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故事教材,勇于创新,让我们怀揣一颗童心,努力展现故事的魅力,做个会讲故事的人。
陈婷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开竹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描述部分及语言技能目标描述中提到小学生要“能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所以,借助故事学英语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故事教材,勇于创新,让我们怀揣一颗童心,努力展现故事的魅力,做个会讲故事的人。
【关键词】   故事魅力  故事教学  授课模式   教学方法
        全国英语特级教师刘兆义老师说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会有很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故事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孩子的专注力。2.故事的完整情景和内容,再配上音乐与图像的辅助,有助于学生整体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感受。3.故事的完整性有助于通过语境和前后提示培养学生的预测、猜测和推理等语言理解能力。4.学生可以升情并茂表演故事的过程中去体验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一、故事教学的意义
        故事教学对于提升中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塑造良好的文化意识、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用有意义、有语境的语言素材学英语,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源于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故事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每一次的阅读中体会到英语带来的欢乐。故事还能提供大量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我们想要孩子学好英语,就必须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故事就是最理想的捷径之一。
        二、故事课的教学理念
        整体教学设计如制作“一串葡萄”,具体教学活动如小步子滚动式“烙煎饼”,育人需“润物细无声”,引导犹如“放风筝”。有效的英语阅读要突出五个结合:语言与意义相结合、文化与思维相结合、理解与表达相结合、合作与研究相结合、提出问题与问题解决相结合。
        (一)文本主线:教师的文本主线意识要强,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故事主线展
        开活动设计。
        (二)故事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设故事情境的意识,在故事情境中进行
        词汇、语法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思维培养: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进而注重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课堂自主:教师需要转变原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放手让学生主
        导,给予学生更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机会。
        (五)问题引导:教师需要善于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细节,从整体上设计
        教学活动,将解决问题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加全面。
        三、故事课教材分析
        要研读好语篇,可以首先尝试回答“what”、“why”和“how”这三类核心问题。
        What?
        问题一:语篇“写了什么”或“说了什么”,关注语篇的基本意义。通过分析应能回答出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内容是什么?作者对这个主题持什么观点?
        Why?
        问题二:作者或说话人“为什么写”或“为什么说”?作者或说话人希望传递什么观点、引发何种思考或价值观讨论?需要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回答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How?
        问题三:语篇“是怎样写的”或“如何组织的”?即文章围绕着主旨是如何组织和安排素材的。重点关注语篇的文体形式、内在信息和观点的逻辑关联,梳理结构
        化知识,这些是学生需要建构、内化和运用的知识网。
        四、故事课的教学目标
        (一)在新课标中,关于故事的语言技能分级标注是这样描述的:
        一级(3-4年级)
        (听做)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适应的反应。
        (读写)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5-6年级)
        (听)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说)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二)在教参中,故事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故事大意即可。不需要学生句句弄懂,词词掌握。故事常常提供极好的机会让学生讨论人物和情节,诱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该应放在故事的中心意思上。我们不能只考虑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一系列阅读理解活动,把故事课当成一种阅读操练课,而忽略了故事的完整性与趣味性。一篇故事不是词句的积累,不是单元知识点的总结。而是让学生产生阅读愿望的文章,而不是语言点的载体。我们在挖掘教材的时候,要多想一些,挖掘更透彻一些。因为故事课的意义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它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故事课的授课模式及教学方法
        (一)“Pre-reading”(阅读前)
        “Pre-reading”是阅读的准备阶段,我们可以运用启发的手段,如问答,讨论等引入与本课有关的话题,激活学生具有的相关知识网络,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其内容可以是文化背景的介绍、扫清阅读障碍的知识准备等。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唱歌谣、师生问答、看视频回答问题、预测内容、猜测词汇等。
        【案例】重大版 五年级Unit2 At Home <Story Corner>
        老师播放《Tom and Jerry》的视频并出示两个问题: What’s the cat doing? What’s the mouse doing?”让同学们看完视频回答,接着让同学们一起chant:
        What are you doing?
        Running,  running.  I’m running.
        What are you doing?
        Eating,  eating.  I’m eating.
        What are you doing?
        Sleeping, sleeping. I’m sleeping.
        第一只老鼠在跑,第二只老鼠在吃,而猫却在睡觉。让同学们谈论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at?
        【赏析】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唤醒学生已知的相关知识。用chant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并带动学习氛围。用What do you think?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大量口语表达的机会。
        (二)“While-reading”(阅读中)
        本阶段是学生理解整个故事和获取详细篇章信息的重要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讲述、提问、讨论、设置细节性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等方式与学生一起学习故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和获得关键信息。我们还应注意讨论和讲解不是逐词逐句式的,而是在关键点和理解的阻塞点。

在讨论或解释新的语言现象时,可充分利用课文的语意和语境,可适当举例或对比,但不可离开课文或中断学生理解,而进行操练和无意义的扩展练习。
        图片环游(Picture Tour)
         图片环游本质上是一种分享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故事、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 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将文本故事演绎成生活故事”。它是通过热身引入、文本概念、图片环游、总结评论、默读与朗读、交流表达等一系列的步骤,来帮助学生深化阅读质量和水平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
        (1)三种不同的图片环游教学方式
        ①教师讲授完整故事情节,学生独立阅读
        ②教师讲授部分故事情节,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问题
        (先编,后读,再比较)
        ③教师讲授部分故事情节,学生自主阅读并完成合作拼图活动(图片环游+Jigsaw Reading)
        (2)图片环游通常由以下几步组成:
        ①预教生词,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
        ②教师提出一个大问题,建立信息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③进入故事,教师将大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细节,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体会人物的心情,理解文本内容,看几幅图解决一个问题。
        ④继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⑤通过图片环游,梳理出流程图(知识结构),把情节和语言都附在上面,帮助内化知识。【案例】   重大版 五年级Unit2 At Home <Story Corner>
        1.快速引入故事
        T:(拿出一块被吃掉一半的蛋糕)Who ate the cake? What happened?  教师通过两句简洁的语言直接引入故事,并提出一个简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第一二幅图,然后回答问题。,
        2.听故事,Who ate the cake?
        两人合作读二三幅图,Read in pairs and answer 互相帮助并回答问题:What’s the father doing?
        再个人默读四五幅图,Read by yourself,并思考回答What’s the cat doing?
        通过几个问题提炼出一些答案,并形成一个框架图。老师打乱顺序,让同学们完成拼图。
        3. 跟老师一起再读故事,并加上辅助动作。
        此过程中,不断让学生重复新学的句型,巩固知识。接着再让组长带领组员读全文, 边读边做动作,并表演。
        【评析】中断的英语阅读教学侧重于听、说方面的训练,先进行故事的整体呈现,让学生对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有了初步认识后,就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讲”故事的过程中。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对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训练。
        (三)“Post-reading(阅读后)
        此阶段是阅读的巩固和扩展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判断、答问、排序、连线、填表、创编等检测本课重点知识点。然后根据本阶段的学情和教学目标,设计以下任务:
        1.表演与复述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练习表演对话、复述短文等,并进行小组展示。
        2.口语交际
        结合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做一些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表达个人的观点,组织。
        3.合作拼图(Jigsaw Reading)
        合作拼图(Jigsaw Reading)模式又称合作学习模式,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讨论的能力。
        Jigsaw 是一种拼图游戏,即把零散的部分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这种游戏可以锻炼人们的记忆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Jigsaw Reading 是将Jigsaw 的理念与阅读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以文本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合作拼图阅读教学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① 把一篇故事分成几个部分,让每组学生负责其中一部分。
        ② 对于一篇不可分解的故事,可以让每组学生负责其中一项任务,如词汇、结构、主题等。
        ③也可以选择几篇主题相同、难度一样或不同的故事,让每组学生负责一篇。
        建议对教学任务进行如下分配:学生按4-6人组成基础组,每组学生分到不同的任务卡并填写,相同编号的学生重新组成专家组进行课题研修,最后回到基础组汇报。
        (2)目前的合作拼图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将故事分成几个意义相对独立的小片段。很多教师的做法是将教材重新复印成小卡片,比较容易发给学生做拼图。
        ② 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一套完整的故事卡,每个学生拿到不一样的内容。全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科普文章。如果故事较难,特别是有很多生词,在做拼图阅读活动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语境中呈现词汇,扫清学生拼图时候的语言障碍。
        ③让学生小组讨论,把每个人的故事学懂,再一起拼出完整且符合逻辑的故事。
        4.故事地图(Story Map)
        (1) 故事地图适合故事类读物,主要采用概念图式、读故事,编故事的形式来进行。
        (3)故事地图是由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Joseph D. Novak 博士基于有意义学习
        理论提出的概念图。故事地图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将知识点串联成一个个的分析思路,这些分析思路就形成了一个概念图,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点,达到阅读的目的。学生小组讨论,评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想象故事的多种结局。
        【案例】   重大版 五年级Unit2 At Home <Story Corner>
        在让学生朗读完故事后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完成一个与故事每幅图情节相关的重要词组和短语的match练习,让同学们合作完成手上的拼图,同学们完成故事情节head、 body 、tail的提纲图(流程图)。
        2.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提纲思维导图,小组活动,戴上角色头套,分角色练习表演故事(或表演其中几幅图),然后请几个小组全班展示。
        【评析】根据五年级学生特点设计的几个巩固扩展活动,既考虑到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加深了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对重点句型的掌握和语言的扩展。、
        综上所述,我们英语故事教学,既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要创新的使用一些教学方法,让故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让我们教师仔细研读、挖掘,把故事带进学生心里。
                                            参考文献:
孙晓慧.论支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2016(11)。
 罗少茜,张玉美. 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理论与实践—— 以持续默读促进学生自主阅读[J].基础教育研究,2016(7)
 钱峰,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价值与选用[J],江苏教育,2008(22):54-55.
 贾秋林,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