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七年级地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卢月花
[导读]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主要以语文数学基础课程为主,到了初级中学才是接触地理知识的开始。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初中地理这一学科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地理风貌、天气现象、明川大河以及部分风土人情。在地理教材学会识图很重要,因为很多地理知识是通过各种图表来展现的,学到一种知识,就会接触到它所对应的图,比如地形图、统计图、降水图等等。所以,要想学好地理,老师必定要提高学生们的读图能力。

卢月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第二中学  532703
【摘要】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主要以语文数学基础课程为主,到了初级中学才是接触地理知识的开始。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初中地理这一学科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地理风貌、天气现象、明川大河以及部分风土人情。在地理教材学会识图很重要,因为很多地理知识是通过各种图表来展现的,学到一种知识,就会接触到它所对应的图,比如地形图、统计图、降水图等等。所以,要想学好地理,老师必定要提高学生们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读图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88-01

        引言:
        初入中学的学生,对一切知识都满怀期待与憧憬。对于七年级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正式接触地理知识的开始,对于如何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保持兴趣,有学习的动力并且能够学好这门知识来说,地理教师的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重难点,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学会读图、解图、识图,那地理知识就等于掌握了绝大部分了。可以说地理离不开图,学会读图就等于学会了地理。地理也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海洋大陆、季风洋流、地势地貌、自然现象全部囊括其中,这些知识大部分靠各种地形图、统计图来展现,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一、读图能力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意义非凡,在地理教材中占比较大,它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通过地图,能使抽象的景象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相对比单纯以文字论述来说,这样更有于学生的理解分析。可以这样来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又一个代名词,也是展现各种地理信息的主要手段。学生如果单纯的学习文字只是、抽象概念,不能借助图形来理解知识,不仅无法将学习的知识有条理的联系起来,而且没有透彻理解的知识也不利于记忆。对于老师来说,教给学生读图、识图比口头陈述要有效的多。对于考试来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地理试卷中图形题较多,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学会读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也能拓展学生们的想象力。
        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教师带领学生学会读图,让学生能够在地图里感受祖国的山河壮丽,景色秀美,能够在地理知识中领会各种地势地貌。能够用知识解释天气气候地势以及一些自然灾害。
        (一)识别图形类别,掌握读图方法
        在地理教材中地图的种类是很多的,有关于地势地貌的,有关于降水分配的,也有关于地震水患的,这些知识虽不是单独存在的,但对于每种类型的图都有它的解图方法[1]。我们要懂得地图中最基本的符号的含义,这些特殊的地图符号语言是我们了解地图的第一步。地图上都会有各种符号和数据作为标注,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向学生讲解地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打好识图能力的基础,教师通过示范之后,再拿出相同或相近类型的地图让学生进行分析。以后在做图形题目时,学生能够懂得基本的图形分析方法,知道符号数字在图形中的含义。在学习不同类型的图像时,老师要带领学生加以区分,明确它们之间的界限,对于不同的图教授给他们相对应的读图方法。比如在学习降水分布图时,不仅要注意图中降水量的数字,还要注意不同地区的降水量的差异。又比如在学习锋面雨的时候,教师要讲解清楚锋面前后箭头、雨点以及云层,能够教授给学生基本的分析方法,然后让学生多加练习。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理解
        地图虽然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地理知识,但读图能力也在考察学生的空间感及想象力。教师教给学生读图、识图,部分同学能学会,但是并不能单纯的靠讲解地图知识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带领学生读图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识得这张图,而是能够记忆理解并且在脑海中有一个空间结构,可以学以致用,灵活呈现[2]。我们的地图册就能够的到很好的利用,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地图册多加练习。不仅能提高绘图能力,而且能强化理解记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简单地绘图,能够理解教材中各类图行的基本意义即可。比如在湘教版《中国的河流》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绘制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首先要明确黄河的起源,它的大致走向,也要明确它的流域所经过的山地平原、各个省份,以及最后注入海洋的位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简单地勾勒基本轮廓,明确黄河的流经省份所在的位置并且要进行标注。经过动手绘制地图,更能加强学生对地图各个方位的识记,帮助学生们理解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结束语
        在地理学科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讲授给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明确地图中符号的含义,并且能够简单的绘制图形,真正学懂地理,体会大自然的奥妙。
参考文献:
[1]陈豪恩.浅谈初中学生地理课读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0,(11):4-5
[2]王向阳.地图教学三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36):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