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梁洁玲
[导读]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校园教育提出了家校合作的模式。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地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值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家校合作模式。其中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国外许多国家对于家庭和学校结合进行教育孩子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梁洁玲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工业园初级中学  537300
【摘要】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校园教育提出了家校合作的模式。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地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值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家校合作模式。其中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国外许多国家对于家庭和学校结合进行教育孩子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86-01

        引言:
        在国外许多国家中家校合作教育已经积累了许多的方式,而且活动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而我国在家校合作方面上停留在初步阶段。在进行家校合作探究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作为研究的重点方向。在我们的常规思维中,我们大多数家长都存在着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但是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依靠教师,家长也一定要担负起责任。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时候可以发展为抑郁症,严重的患者还能导致有自杀倾向。再此方面,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更加注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明确家校合作要以学生为本
        家校合作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而不是以学校教师或者家长为中心的合作。在初中学生时期正是学生的青春期时,可能孩子出现叛逆心理,所以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初中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孩子在初中时期能够敞开心扉与父母交流,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让学生在两节课的时间内给自己的父母或者教师写一封信,题目为,“致家长的一封信”或者“给我某某的一封信”学生把在现实中不能当面跟父母说的话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给父母。而心理教师也应该给家长开一个小小的班会让父母也会给自己孩子一封信。在收到信后家长要认真阅读,并且在回信中内容要回答孩子们的疑惑,要写积极乐观的话语,不能够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打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或者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要想使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必须与孩子进行沟通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绝对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校合作相结合
        在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下,开展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设置。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课程实施与评价等等教学过程。学校教师在课上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家庭里家长也要耐心的观察学生的各个方面,初中生的价值观还未成熟。在这个时期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合作模拟进行实验。模拟就“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这个问题上进行探索探究,以辩论赛的形式通过此活动可以看出学生的性格,道德观等各方面的特点。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懂得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该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分析,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成长计划等。通过因材施教与家校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疏导。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合作以及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学生一定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家长和教师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家庭里孩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在初中时期同时也是他们的青春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个时候就要发挥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的优势。孩子和父母之间拥有着血缘关系。他们之间的亲子之情是不可比拟的。它不仅仅具有教育性,而且还掺杂着各种亲情等复杂的情感。有位教育学家说,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亲密,相互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孩子也会对家长产生依赖和信赖。例如,孩子在选择自己兴趣爱好方面,如果拿不定主意的话,父母关系比较和谐,对父母的依赖也比较深,孩子则会征求父母的意见。这是父母一定要做好引导示范作用,帮助孩子选择一个更加适合孩子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而教师的优势就在于领导作用。孩子在学校里最直接信赖信任的就是自己的老师。教师不能对孩子一味的批评,要耐心听取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意见。同时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人格进行侮辱,要为孩子保留尊严。当教师和家长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针对于初中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上有很多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以上文章所讲述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我国因为科技的发展,许多的初中生沉溺于网上交友或者网络游戏中,他们性格变得暴躁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时我们更要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找到缓解这些心理问题的方法。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及时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孩子才能健康的学习发展。家校合作的方式在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静涛.针对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家校合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16)
[2]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