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训练中青少年灵敏素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来晓凤 郑艳
[导读] 灵敏素质的敏感期为7——12岁,青少年阶段是灵敏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在此抓住机会,充分挖掘潜力,这将对青少年以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来晓凤  郑艳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教研室;南郑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摘要】灵敏素质的敏感期为7——12岁,青少年阶段是灵敏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在此抓住机会,充分挖掘潜力,这将对青少年以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灵敏素质 步法 变向 迅速 协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20-01

        灵敏性是指人体对外界刺激判读、反应和处置的能力,在运动中表现为不同动作之间的转换能力和迅速、协调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敏素质是运动素质之一,是指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相应完成动作的能力。灵敏素质是对抗性项群的主要运动素质,是掌握、完善高难、复杂技术和战术的物质基础,是正确运用战术、发挥战术功能的前提条件,也是应付意外事件的必备素质。良好的灵敏素质不但可以使青少年在运动中更快、更准确的完成技术动作,还可以保障其已有的各项身体素质在运动中高效的发挥出来。
        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灵敏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因此很难有大幅的改善或提高。教练们往往很喜欢拥有与成功相关的天生身体条件的运动员比如,身材、力量、纵向和横向的动力、理想的体成分等。但是,在需要灵敏的运动项目中,仅仅拥有这些条件本身并不能保证成功,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灵敏素质的训练。
        1青少年灵敏训练的基本要求
        1.1充分的准备活动
        首先必须做好全身拉伸练习,使关节韧带和肌肉组织得到充分拉伸,最大程度的扩大身体运动的动作幅度,以免随后的灵敏训练出现骨骼肌肉拉伤现象;其次,必须做好相应的协调性动作练习和动作速度练习,使灵敏素质的动作元素得到预热、预习,最大程度地调动神经系统支配肢体活动的能力。
        1.2时间安排
        灵敏素质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且训练时间不宜过长,练习次数不宜过多,应在运动员体力充沛、精神饱满、状态较好时进行。练习与练习之间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一般控制在1︰3左右为宜。教练员应采用多种手段,消除运动员的恐惧心理或紧张状态,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2青少年灵敏训练的基础与方法
        2.1灵敏素质训练基础
        灵敏性较强的人,往往在气质上多属多血质及其亚型。此类气质的运动员多为感受性低,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并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高、反应快的特点。许多对抗性项群的优秀运动员都属于此类型气质。由此可见,科学选材也是重要因素。



        2.2灵敏素质训练的分类
        一类是训练练习者在收到各种信号后迅速做出反应并完成动作的能力,一类是训练练习者在跑跳等运动中快速变向和变速的能力。
        2.3灵敏性训练的主要手段
        让运动员在跑、跳当中迅速、准确、协调的做出各种动作。
        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如利用体操器械做各种较复杂的动作等。
        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立卧撑、十字变向跑及综合变向跑等。
        各种改变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做出复杂应答的游戏。
        2.4灵敏性训练的方法:
        线路训练:以线性方式进行的训练,包括变向、步法、反应时间、加速、减速、制动能力、调整、技能之间的转换以及切入能力。其中步法练习是灵敏素质训练的重点内容,一般来说,步法练习主要由并步、滑步、垫步、跨步、交叉步、前碎步、后退步、侧移步步法组成。步法练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米字格内的各种快速跨步、快速交叉步等。步法练习的初级阶段必须注意动作规范、身体姿态和脚步形态;步法练习的高级阶段必须注意掺入与复杂反应速度训练、重心变化训练和不同方向变化训练。提高灵敏性的关键是运动员在转移重心时要尽量减少速度的损失
        标志桶训练:训练包括在使用标志桶时的变向、步法、反应时间、加速、减速、制动能力、调整、技能之间的转换以及切入能力。
        敏捷性训练梯(绳梯)训练:包括宽滑步加停顿、快速滑步、前交叉步、后交叉步、进进出出等。进行绳梯练习时,双脚要迅速、准确地移动,并且脚步要低。
        沙袋训练:需要使用沙袋来增强方向变化、快速脚步动作、柔韧性、高抬腿动作和横向移动的训练。
        3结束语
        灵敏性是随着训练时间多次重复来发展的神经能力。灵敏素质的训练手段应该不断的推陈出新,新颖化的灵敏素质训练手段,不仅可以使运动员掌握多种运动技能,而且新的刺激有助于提高复杂动作质量、复杂反应能力、重心动态平衡等能力,从而确保运动员储备更多的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胡亦海 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4.11
【2】运动训练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8
【3】美:李?E.布朗(Lee E.Brown)、万斯?A.费里格诺(Vance A.Ferrigno)编著,陈洋 周亢亢 译      速度、灵敏和反应训练 北京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2
【4】美:迈克?鲍伊尔(Michael Boyle) 著  张丹玥  王雄 译  体育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