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叶关明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叶关明
[导读] 开展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对促进初中教育整体工作实效性的发挥都非常重要,但是,应该看到,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本文以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

叶关明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龙华中学
【摘要】开展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对促进初中教育整体工作实效性的发挥都非常重要,但是,应该看到,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本文以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11-01

        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等规范指导下进行的。是贯彻教育方针的实际举措,也是一项充满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在倡导素质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中,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人才的主题愈加突出。在学校,以德育等课程和以德育为主旨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等是其主要载体。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直接负责人的班主任老师,更应是独具匠心的德育耕耘者,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应该付出巨大努力,让学生在温馨的班级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团结互助的能力,为学习、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的有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一直以来,受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主体地位也延续到了班级管理之中,“一言堂”在班级管理中仍被使用。这种管理方式完全是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单纯地想让学生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在学校工作中不出差错,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并不适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更是毫无益处。
        所以,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要在创新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体验,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班级计划的制定和设计。这样才能达成德育的预期目的,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整体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约束与管理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 。
        二、关注学生心理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我们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一时期的他们比较迷茫,面对未来的走向,他们常常不知所措;面对父母的管束,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展翅高飞;面对困难,他们选择逃避和得过且过;面对成功,他们得意忘形,自负心理严重;面对失败,他们一蹶不振;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他们选择敌对,等等。这些心理问题都需要引起班主任的关注,也需要班主任的指引和诱导。
        例如,我所管理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侯某,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很多老师赞美的对象。但这个学生也有一个显著问题,就是他在课堂讨论中总是显得高高在上的样子,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一般。得知情况后,我找到他,做他的心理工作:“你学习挺好的,如果你能将自己的学识与大家一起分享,带动更多的学生像你一样优秀,那你就是一个更完美的人了。”听了我的夸奖,侯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后来,据其他任课教师反映,侯某在课堂很积极,尤其是在分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愿意和他成为同一组,和同学的关系比较融洽。



        三、建立以严为准的管理原则
        班规是班级管理的一项辅助规定,是规范班级管理的一种制度。对于初中班级的管理,仅以口头提示或日常警告是无法达成规范管理效果的。管理好班级,一定要以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管制,以班级规章制度的明确性、条理性、综合性、全面性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常行为,以班级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改进,以此塑造一个团结向上的先进班集体。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问题特点、日常行为及管理矛盾等等制定班级管理规定,要鼓励学生成员积极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中,要将班级规章制度公示于学生全体,让学生全体之间讨论修改以达成认同,进而加大执行力度,明确告知学生有错必罚、有过必究,让学生在严格的班规下做到安分守己、严于律己。
        四、创造良好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所以,班主任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对教室有家的感觉。在具体创建管理中,班主任要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例如,在班级卫生建设方面,我组织班里学生成立“监督监察大队”,让这些队员先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爱护班级设施、卫生的人,然后影响并带领大家热爱班集体。一旦发现有学生不爱护班内设施,不注意卫生等,就给予相应的“处罚”——扣学分。这样一来,班内的学生都是班级卫生的护卫者,见到垃圾大家抢着捡,看到纸屑争着打扫,班级的环境卫生出现空前的良好状态。再例如,在学校运动会中,我让班上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员,大家都将自己放在主人翁的地位,都争抢为班级推荐合适的运动员,还有的学生自荐参加某一运动项目。这样的管理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管理班级,每个学生都有“当家做主”的权力,看到参与管理的班级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学生们脸上都感到有光,我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五、要实施温情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班级的凝聚力。所以,班主任要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从高高在上的心理状态走出来,主动靠近学生,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知己。同时,班主任要将自己当作学生的同龄人,对学生保持一颗宽容心,遇到学生问题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并给予学生指导,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例如,班上有一个学生蔡某平时学习挺好,但是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成绩出现了下滑。在后来的课堂上,他总是走神。看到这种情况,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给他讲我上学时的同种遭遇,并坚持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状态,终究战胜了自己,并保持了平稳而良好的成绩。经过听我的故事,那个学生决定奋起,也尝试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最终克服了自己的缺点[2] 。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烦琐而长久的工作,班主任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让自己从管理的位置走下来,充分给予学生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班级的温暖;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心理健康、绿色成长;班主任还要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激发出来,让学生成为班主任管理的助力,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N].发展导报,2018-10-30(024).
【2】马红玲.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华夏教师,2018(2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