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经典,提升品位——经典阅读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黄舒玲
[导读] 诵读中华经典,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坚持的教育教学任务之一。但是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学校改善传统的教育认知,并将传统经典阅读作为一项长久的教育举措,由此可以看出,实施经典品味与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教育工作。本文从语文经典阅读方面入手,提出了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几个观点,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黄舒玲    广东省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  525100
【摘要】诵读中华经典,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坚持的教育教学任务之一。但是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学校改善传统的教育认知,并将传统经典阅读作为一项长久的教育举措,由此可以看出,实施经典品味与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教育工作。本文从语文经典阅读方面入手,提出了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几个观点,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品味经典;学生品位;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0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学校应坚持鼓励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感悟,促进他们精神的升华和蜕变,让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思想、有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一、开展经典阅读渗透德育的原因
        在学校鼓励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还可以改善学校教师的教学认知,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总体而言,经典诵读的可能性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在诵读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中的各种文化不仅具有显性的德育元素,还有隐性的德育元素,是语文教师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和诵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认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感受,让他们成为有爱国情操、思想感情醇厚的学生,最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在德育渗透中促进语文课程改革
        《指南》中对语文学科课程中的德育是这样描述的:语文课中的语言文字和思想道德情操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感、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发展精神都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为此,学校及教师要发掘语文学科中的育人内容,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为此,从经典诵读的反面来看,是促进语文课程改革,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在渗透德育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进行教学形式的转变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基本前提,在传统的教学认知里,语文教师善于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分离开来,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完成了教学规定的任务,但是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却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让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是对传统教学认知的逆转,需要学校及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为此,将经典阅读与学生德育融合在一起,是激励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举措,可以促进语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经典诵读在学生德育渗透中的策略
        让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学校及教师如何做到激励学生爱上经典阅读呢?以下是结合对学生发展现状提出的具体的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将文本的内容与一定的经典文化进行融合,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祖国经典文化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例如,在教学工作之余,语文教师要通过广泛上网的形式搜集符合学校学生朗读的经典著作,语文教师之间要进行密切的合作,让研究确定的校本内容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比如,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让他们阅读《论语》,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一定的人生智慧,激励学生做有思想内涵的人。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让他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呼啸山庄》等经典著作。在不同的经典文化阅读中,学生的认知有所不同,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思维发展形态也不同,最终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最终成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
        (二)营造“国学经典”环境,在阅读中“润物细无声”
        在学校环境的布置上,学校可以积极利用周围的环境,为学生呈现国学的文化内容。例如,学校可以在不同的年级的教学楼的前面设置一个黑板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经典文化背景图,让学生对经典文化产生积极的探索兴趣。在必要时候,还可以为学生制作出文化墙,在文化墙上经常为学生呈现不同的经典文化梗概。如,将《木兰诗》的故事梗概提供给学生阅读,该故事讲的是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这对于当前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学生而言是很宝贵的精神财富,木兰在替父从军中遇到了一些艰难困苦,但是她没放弃,用一颗坚强坚定的心,为祖国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在阅读经典故事梗概中,学生的思想受到沉淀,经典文化的魅力自然流淌。
        (三)在经典阅读活动中,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
        学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为学生布置一定的经典阅读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学生的经典阅读情感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阅读的经典写一次经典阅读心得,而教师结合学生的写作状况给予评价和评优。如此,有的学生在读《呼啸山庄》有感中写道“痛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深沉的感情体验。饱尝挫折的痛苦,成功才会使你倍觉欢心。”有的学生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中写道“小说主人公保尔是平凡的,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有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软弱,产生过轻生的念头;保尔是伟大的,他认识到自己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他用为理想献身、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乐观豁达的高贵品质,克服了自己的软弱。”在阅读与分享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以提升,学校的德育目标达成。
        结语
        综上所述,经典文化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替代的。学校及语文教师要认识到经典文化的德育功能,并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激发学生的经典诵读积极性,最终将经典文化思想与学生的思想发展融合为一体,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朝良,包俊,李池友,裴运刚,李黄玲,李娜.感悟经典的魅力——基于立德树人的语文学科德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61-162.
[2]张国涛,詹海洲.绘本阅读与诵读经典相结合:培养智障学生良好品德[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07):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