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张西举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张西举
[导读] 小学美术教学正在从不被重视,甚至不设美术课的情形走向正常,小学美术课在农村小学中的状况已慢慢改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逐渐重视起来。美术教学多样化、多元化已经形成趋势。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绘画教学占了相当的比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儿童画创作中,构图时编写口诀“谁、在哪里、画多大”。设色时的口诀 “一点不多,一点不少,画实在”。简单易懂易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抛砖引玉,共勉共进。

张西举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中心小学  236626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正在从不被重视,甚至不设美术课的情形走向正常,小学美术课在农村小学中的状况已慢慢改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逐渐重视起来。美术教学多样化、多元化已经形成趋势。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绘画教学占了相当的比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儿童画创作中,构图时编写口诀“谁、在哪里、画多大”。设色时的口诀 “一点不多,一点不少,画实在”。简单易懂易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抛砖引玉,共勉共进。
【关键词】谁 ;在哪里;画多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32-01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教育界提得最响的口号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继之而来的是“素质教育”,现在提倡“核心素养”,一步步提高和深化。发展核心素养,离不开多方面的发展,当然也包括美育的培养与发展。在综合素质中,小时候有一些短板还没有什么障碍,顶多说某某孩子有特长,一些孩子却没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短板或多或少地影响他的生活。
        大家对马云太熟悉了,被称为“外星人大叔”、“马爸爸”。他有一个观点:“现在的孩子将来不会琴棋书画,就找不到工作”。我们不去判断他的预测精准与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素质发展对个人未来的影响,美术是其中重要一环。
        (2)学生美术素质培养的需要。
        我们知道,生活中不能缺少美好的事物。同时,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美,但有些人却看不到,没有发现美的能力。大自然的美景、建筑物的美丽,小到我们家居生活,要求要舒适美观。要发现美、创造美,从小就要接受美的教育。只有从幼儿培养,一步步提高美术素养,才能创造生活之美。有些人甚至可以成为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等。因此,小学美术教育重要意义勿庸置疑。
        (3)开发智力。
        少儿时期,美术、音乐的锻炼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已被人理解。我师范时的一个同学,从女儿小时候,每到周六、周日,这位同学都会带女儿到阜阳去学习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同学体会到,音乐的学习,对女儿智力的挖掘是有帮助的。这个女孩后来从太和一中考入北大。还有一个初中同学,他儿子从小喜欢绘画,他给儿子报了美术培训班。在家中墙壁四周贴上白纸,任由儿子在墙上涂鸦。他也谈到画画对儿子开发智力有帮助。中考时,儿子考了全县第一名,高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许多有远见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在我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也深深感受到美术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开发的较大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小学、中学是没有美术课的,自己喜欢就随便画。有时上课也画,下课也画。直到上师范才知道什么是画画,什么是素描。现在都有了统一的美术教材,条件好的学校还配有专业的美术老师。但与之相对的,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认识还没有跟上来,还停留在“音、体、美”是小三门上。还有许多学校,课程表上有美术课,实际上却上语文、数学,或者只让学生自己随便画。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会逐渐摆脱“小三门”的尴尬境地。
        三、小学美术课上课心得:
        (1)小学美术课上课内容。



        美术课在一般人认识中就是画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美术包括绘画,但不仅仅是绘画。咱们的美术教材内容非常丰富,美术并不局限于画画。只要是培养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都属于美术教育范畴。剪纸、手工制作、粘贴画、泥塑、美术字等等,都是小学美术课学习内容。甚至还可以加入当地特有的传统美术技艺。比如说太和的面塑,糖塑等,都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展现,都属于美术范畴。现在美术教材编写得非常好,涉猎全面,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视野,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开了一扇艺术之门。
        (2)怎样上美术课。
        上次参加阜南县美术教师招聘面试,试题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点的魅力》。不少考生讲得不错,但有一半的考生没有抓住重点,可能是因为紧张吧。
        个人感觉这节课需要抓住两点。
        ①欣赏例画:第一幅是吴冠中的作品版画《春风》。作品采用对比的方法表现:点的大小、多少、高低的对比。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彩点烘托出春的气息,展现出春的魅力。第二幅是《墨梅图》,利用的是点的深淡、疏密的变化,描绘出梅的品格。
        ②点的感受训练
        这里有四个图片,大家来感受一下。
        咱们看看什么感觉?对,一时说不准。咱们说不准,学生更无从说起。所有考生都是让学生说说什么感受,学生怎么感受???许多考生对这四张图片的感受都出现错误。
        (3)绘画课教学小窍门。
        在一堂绘画课中,到了画的阶段,首先要注意的是构图。
        构图要饱满,这是基本要求。在小学阶段,构图一般采用的是中心构图,就是把主体画在中间,突出、鲜明、生动。其次是分中心构图,有两个或以上的表现对象,要使画画保持均衡。再有就对角线构图等等。这里要强调一下“金角银边”,画一幅画时,四条边的中间、四个角处,不要画特别醒目的东西,那样就会散了注意力,使画面产生支离的感觉。
        然后是草图(轮廓),定稿、设色。
        在平常上课时,学生并没有构图的观念,想画什么,都是从一处画起,按顺序画到哪里是哪里。往往画小了,留下很多空白;或者画大了,要画到纸外去。要始终贯彻构图思想,把要画的东西大致的在画面上展现出来,反复修改,达到满意的效果。也就是先画出草图,培养起学生正确的绘画方法。在讲解构图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总结了一句话:构图就是“谁,画在什么地方,画多大”。就是主体是谁,画中有哪些事物,布局在什么位置,比例如何处理。“谁”解决主体问题,突出主题,画在什么位置,画多大,其他次要的东西画在哪里,画多大。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设色时容易乱画,很随意,不均匀、不整齐,色彩浮于纸面。我总结了一句话,叫做“一点不多,一点不少,画实在”。
        所谓一点不多,就是给一个物体设色时,注意不要画出它的范围,画到外面就破坏了形状,形成混乱,没有良好的造型。最好从物体边界线画起,逐步上色。与之相反的是“一点不少”,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设色,不充分、不画满、不到位。画实在,就是不要让色彩浮于纸面,画的物体轻飘飘的。我举的例子,棉花的感觉是松软的,石头的感觉是坚硬的,实在的。设色一般要像石头一样有实在的感觉。解决的办法是设色要用力,上足色彩,。
        做到了“一点不多”、“一点不少”、“画实在”,一幅儿童画就比较完整、充实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