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多媒体 语文课堂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陆亚娟
[导读]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陆亚娟    安徽省亳州市第八中学  236000
【摘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28-01

        一、多媒体让语文课熠熠生辉
        (一)多媒体激起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但是大自然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有些却在千里万里之遥,又不可能让学生随时身临其境,亲睹之景,这时,电教多媒体可以助一臂之力。通过优美的风景录像再现课文景物。让学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并进入其景可观、其物可赏、其声可闻的境地,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讲《秋思》时就用画面组合来展示文本,看布景一:黄昏、流水、枯藤、小桥、人家。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
        布景二: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
        想象布景: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书面上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出作者真实的感受: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


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二)多媒体给想象插上了翅膀
        在语文文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情入文,让学生在情感和认识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应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甜的甘蔗让学生去品尝。一首诗,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文本、录像结束,教师切莫急于讲解。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饶梁的语音正是把学生带入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生硬的剖析无疑已成多余。例如:在课文情景导入上,我在大屏幕上出示江南水乡荷塘之景,并播放优美的轻音乐。接着我提问在这个情境中,会激发你们的什么想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抒发心中的感想,很自然的进入了文本的学习。
        《荷塘月色》伴随着优美的“凤凰传奇”的背景音乐,学生细细聆听大师的诵读,来感受月色下荷塘的幽静以及荷塘上面月色的淡雅,引导学生在聆听中品味一系列的比喻,将无声的声响化作一个个激起学生美感的想象,由此透露出作者深挚的情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所以,想象力乃语文教学思维腾飞的翅膀,是学生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
        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
        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课文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如:《藤野先生》一文,在文章中,作者见到藤野先生前对东京的失望;去仙台途中,作者的忧国思想;以及与藤野相识、相交过程和惜别的缘由等,集中起来作进一步的分析,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作者的爱国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红线,这样也就能把记叙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多媒体这种密集型的信息提供,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变化,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和谐统一,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主要参考书目:
1、《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语文想象的培养》 朱启春
3、《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 汪涵
4、《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 李国强
5、《浅谈课堂教学课件制作》 周良平 刘丽
6、《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邓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