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朱芳芳
[导读] 小学音乐学科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具备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给予小学音乐教学更广袤的平台和更为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旨在为小学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这也使得在小学音乐教学展开过程中,需要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和调整,从而对于小学学生音乐学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进行不断激发和增强。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音

朱芳芳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人民路小学
【摘要】小学音乐学科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具备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给予小学音乐教学更广袤的平台和更为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旨在为小学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这也使得在小学音乐教学展开过程中,需要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和调整,从而对于小学学生音乐学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进行不断激发和增强。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展开调研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不断促进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教学革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25-01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
        (一)立足于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延展
        在对于传统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进行调研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课程标准任务推进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无法有效落实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从而使得整体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或缺少实践性或缺少创新,不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从而使得小学音乐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在立足于音乐课堂教学标准要求和常规任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延展,不断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创新意识。特别是在小学音乐课程展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具备重要的价值,教师在教学展开过程中,不应以单一局限且固定的教学模式对于课程教学,而要在常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于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结合时代发展元素和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趣味。例如在音乐曲目鉴赏和评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学习任务进行布置,启发学生从多个维度和多种思考模式对于音乐曲目进行认知和品味,在不断带动学生在小学音乐课程学科参与度和融入感的同时,增强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和开放性。
        (二)以第二课堂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的今天,小学音乐课程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辅助学科,其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既要注重对于学生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对于学生音乐学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引导和激发,使学生能够以主动独立的意识形态对于音乐学科进行学习和汲取,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第二课堂平台,带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于音乐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于第二课堂对于乐理知识和音乐理论进行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中感受到音乐学科学习的甜头和乐趣,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同时,以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行引导和开发。


例如,在学习《晨景》这首歌时,教师在教学展开过程中,可以以第二课堂平台指导学生在对于音乐曲目进行鉴赏和独立学习的过程中,以flash动画制作的形式,对于《晨景》这一曲目的电子作品进行完成,充分利用课外平台资源,知道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进而在保证常规教学任务圆满落实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强健师资队伍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音乐教学展开过程中,要想有效推进创新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就必须要求教师以强硬的音乐专业素质和音乐专业技能,对于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革新和优化。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外界的认知尚不完善,需要以强健的师资队伍和专业的音乐教师,加强对于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开发。因此,在小学音乐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协同学校共同努力,在教学初期阶段,对于音乐学习的计划进行标准化的制定和执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由学生亲自动手接触到乐器,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对于音乐学科进行循序渐进的认知,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审美兴趣和艺术素养。除此之外,强健的师资队伍确保小学学生能够在音乐学科学习过程中,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于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发散,不断提升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效果分析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基础素质和价值取向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通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创新教育对于小学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高度重视性,紧密贴合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对于创造性人才进行培养和培育,在素质教育理念及教学原则的基础之上,注重对于学生理论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小学学生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展开工作,不仅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培养与发展具备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也在面向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深入参与到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来。与此同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开发上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不断提高小学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音乐学科学习主观能动性,强化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展开质量与效率,以此为平台,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有效激发,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探究与发展中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助力小学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综合而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相比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高效性,能够有效助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更能够在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不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渗透与推进的今天,通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小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更以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为平台,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开发。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于学生在音乐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现状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积极开展创新性,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不断促进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增强音乐的表现和感染力——浅谈小学音乐中的节奏教学[J].顾钢琴.北方音乐. 2016(23)
[2]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邓翎利.北方音乐.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