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卢焜
[导读] 近年来,国家将教育脱贫放在重要位置,教育公平建设更是持续多年。但是,受到城市化建设影响以及我国教育行业迅速发展的客观影响,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成为当前教育公平建设的重点项目。减少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推进教育均等化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本文将结合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究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卢焜   广西北流市六麻镇六学小学  537413
【摘要】近年来,国家将教育脱贫放在重要位置,教育公平建设更是持续多年。但是,受到城市化建设影响以及我国教育行业迅速发展的客观影响,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成为当前教育公平建设的重点项目。减少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推进教育均等化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本文将结合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究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分配不均;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158-01

        引言
        近日,报道称,深圳某地相隔一条街的两个小区房屋单价相差8万,只是因为有学区房。学区房是近年来人们争相购买的一类房产,因为中国传统观念中都比较重视教育,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接受好的教育,付出再多也值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当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城乡差距在教育层面的表现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差异明显,乡村明显落后于农村。部分偏远农村,学校教学楼和功能室严重不足,更不用说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或者体育教育资源了。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教育水平的提升,部分乡村教育还是停留在低水平。但是反观城市,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常态,体育场馆以及足球场等建设更是十分完善,为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仅如此,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也“劝退”了许多优质教师,间接影响到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
        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需要加强和改善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其办学条件。一方面,需要增加乡村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划拨办学条件改善专项资金,用于改造学舍和采购教具等。这样一来,能够让农村中小学生也能够获取到与城市学生一样的教学资源,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另一方面,需要改善乡村学校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学校的吸引力,真正能够吸引教师留下教师,彻底改善和提升乡村教师资源质量,持续有力地推动乡村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特岗教师招聘和培训,推动教师合理流动模式的发展
        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需要加强特岗教师的招聘和培训,推动教师合理流动模式的发展。首先,特岗教师招聘是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关键,是将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带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重要手段。


广西北流市六麻镇南山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李丕昆老师便是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到乡村任教,他不仅担任南山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还担任音乐以及体育教学工作,将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小学生,将自己在外面看到的世界讲述给小学生,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了走出大山的种子。鼓励毕业大学生投身贫困地区教育建设中来,能够有效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其次,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来帮助乡村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也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在乡村教育建设过程中,由于师资匮乏,很多教师都需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定期组织讲座或者外出学习的方式,能够让乡村教师掌握更为多样化和专业的教学手段,也能够将外面的教学内容引进来,实现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最后,推动教师合理流动模式的发展,鼓励优秀教师在中小学公办学校之间的定期合理流动,这也能够有效均衡不同学区之间的教育资源,消除城市人口学区房压力,促进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三、统筹社会教育资源,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社会教育资源,也是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地域限制以及家长收入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在享受社会教育资源方面也存在不均等的情况。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需要着力推进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政策的落实,为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同时,还应该推进社会教育资源“下乡活动”,让在农村的学生也能够通过多媒体或者网络平台接受博物馆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开拓眼界。同时,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每个学期组织一次博物馆学习活动,让中小学生接受社会教育。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的熏陶和影响,也能够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四、开拓线上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均衡发展
        受到此次新冠疫情影响,中小学也积极开展了线上教育。长时间的实践也证明了线上教育的可行性,在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过程中,可以开拓线上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线上教育平台,能够让不同区域的中小学生通过直播或者录播方式,观看同一个教师的讲课视频,参与到教师的授课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基于线上教育的开展,教师还可以实现线上备课和研讨,对于教师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在这一过程中,要求统筹推进不同地区中小学的网络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硬件设施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促进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全面脱贫的关键,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关键。通过优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特岗教师招聘和教师合理流动,完善线上教育等措施,能够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直至消除教育的城乡差距或者地区差距,全面推动我国中小学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申亮. 均衡发展视角下县域小学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林熙. 贫困地区县域义务教育物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9.
[3]黄新苹.“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教育探索,2018(03):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